国外城市电线杆不下地的原因?

admin6年前5210

对于大多数的规划人或者建设人来说,其实一直都接受的观念就是在城市里,各种杆线都应该埋地,这样才能体现城市化,体现城市规划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还在大力推广管廊沟共管共沟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一般遵循着新架设线路能下地的都要下地。但是,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国内大部分至少县级是没有那么多财力支持杆线下地,第一个方面就是国内大部分县级城市规划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在市政规划方面还不足以做好综合管线规划,特别是在旧城改造过程中。

很多人都会提到一个问题,为啥到国外去看,还是有很多城市的电线杆还是在地面的,甚至是拉的像蜘蛛网一样呢?比如美国和日本的很多城市。

日本电线杆为什不地下化 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在日本,电线杆可是一道风景。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的数据,伦敦、巴黎、香港的无电线杆率为100%,而日本全国范围(城市市区的主干道)仅为15%,即便是首都东京主城区也只达到41%。

这似乎与我们想像中的日本不符。日本的电力系统不是很先进吗?怎么能容许这么多的电线杆,故障率岂不是很高,是不是经常停电呢?

1、地震带来较多的电缆故障问题

日本地震太多,电缆断的话,要确定断点就要挖路,用断点检测设备精度有限,不如电线杆一目了然。现在有电缆隧道和城市综合管沟,对地震可能没那么敏感了,但成本实在高。日本在推动电缆化,但也只是新增线路。

2、电线杆可抵御风雪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反对在地底建电网,电线杆可抵御风雪。他们认为,在发生洪水或者泥石流时,很难区分地底电缆系统的哪些部分遭到破坏,这增加了抢救电力所需要的时间。

3、电线杆可做定位标识

电线杆还可以扮演其他简单的角色,比如可以用来布置街灯,为地图和地址标记提供定位空间,这对于日本的村镇导航来说非常有帮助,因为在这些小地方只有一小部分街道有名字。

4、地下电缆的性价比低

可靠性和成本确实是日本政府主要的两个考量因素。地底电力系统断电的概率比地上电力系统的概率小50%,但是一旦地底系统断电,其平均持续时间比地上的高出58%。所以所需的修理时间就更长,所以那些依靠地底线路的客户通常都是最后一个恢覆电力供应的。

随着地底线路变得老旧,其可靠性就越低。重新替换地底线路的费用比重新替换地上线路的费用要高出好几倍,甚至10倍。

5、最根本的原因是没钱

日本是早期发达国家,日本的城市上空的管线是历史遗留问题,入地工程量太大,积重难返。电线杆虽然不美观,但并不妨碍使用,所以在预算安排上自然不是考虑对象了。

之前针对2020东京奥运会,日本国土交通省计画首先在东京都中心城区实现“完全无电线杆化”,然而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供的资金预算,到2020年也只能埋350公里的电线杆,而东京的公路里程是2.4万公里。所以说显然还是由于资金问题,日本政府并不有钱,而且也不会向公众摊派。

而国内的思路呢,没有钱没有关系,规划要先行,然后在新建道路时,尽量先把管道预埋,但实际上,规划就很难到位,政府建设道路时,为节约预算又会把这部分砍掉。

相关文章

商业与办公用地兼容问题

不知道这个标题如何表达才好,还是说一说一个同行发来的案例,某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业,做出来的设计方案里,很多建筑的一层标注商业,上面几层标注办公,这种情况允许么?这个算是商业与办公的兼容么?...

上海名校冷热专业一览表

或许大家还有印象,很多媒体都在喊城市规划是后世博热门专业,或者很多招聘网站在说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紧缺,还有就连年的本行业年薪在增加,不过今天看到的一个上海名校冷热专业一览表: 复旦大学 ■热...

一名城市规划管理者的自白书——源自小小

一名规划管理者的自白书 大 家好,这篇文章是去 年上半年起草的,一直到今年才决定写完,这一年过的十分忐忑,事情很多,感触很多,纠结很多,蛋疼很多。我起草这篇文章目的不是发牢骚,我是拿一个事实和 一些...

2010年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率

大家都知道自2010年世博会后,城市规划专业的就业情况就一直被传的很好,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呢?用数字来举证一下吧! 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3.4%哦,高居2010届主要本科专业就...

中国最权威的区域规划单位排名

本人仅学过区域规划这门课,没有多少概念,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研究,看到了贴过来到城市规划资料站供参考。 第一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第二名: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第三名:...

中山市精心打造的华南地区大型花卉、盆景、现代休闲农业集散中心:华南(中山)苗木交易中心

中国·华南(中山)苗木交易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伟人故里中山市沙溪镇北部,广州至珠海西线高速中山西出口1公里处。园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为8000亩,目前已落实土地面积有3000亩,现一期开发面积为16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