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电线杆不下地的原因?

admin5年前4705



对于大多数的规划人或者建设人来说,其实一直都接受的观念就是在城市里,各种杆线都应该埋地,这样才能体现城市化,体现城市规划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还在大力推广管廊沟共管共沟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一般遵循着新架设线路能下地的都要下地。但是,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国内大部分至少县级是没有那么多财力支持杆线下地,第一个方面就是国内大部分县级城市规划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在市政规划方面还不足以做好综合管线规划,特别是在旧城改造过程中。

很多人都会提到一个问题,为啥到国外去看,还是有很多城市的电线杆还是在地面的,甚至是拉的像蜘蛛网一样呢?比如美国和日本的很多城市。

日本电线杆为什不地下化 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在日本,电线杆可是一道风景。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的数据,伦敦、巴黎、香港的无电线杆率为100%,而日本全国范围(城市市区的主干道)仅为15%,即便是首都东京主城区也只达到41%。

这似乎与我们想像中的日本不符。日本的电力系统不是很先进吗?怎么能容许这么多的电线杆,故障率岂不是很高,是不是经常停电呢?

1、地震带来较多的电缆故障问题

日本地震太多,电缆断的话,要确定断点就要挖路,用断点检测设备精度有限,不如电线杆一目了然。现在有电缆隧道和城市综合管沟,对地震可能没那么敏感了,但成本实在高。日本在推动电缆化,但也只是新增线路。

2、电线杆可抵御风雪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反对在地底建电网,电线杆可抵御风雪。他们认为,在发生洪水或者泥石流时,很难区分地底电缆系统的哪些部分遭到破坏,这增加了抢救电力所需要的时间。

3、电线杆可做定位标识

电线杆还可以扮演其他简单的角色,比如可以用来布置街灯,为地图和地址标记提供定位空间,这对于日本的村镇导航来说非常有帮助,因为在这些小地方只有一小部分街道有名字。

4、地下电缆的性价比低

可靠性和成本确实是日本政府主要的两个考量因素。地底电力系统断电的概率比地上电力系统的概率小50%,但是一旦地底系统断电,其平均持续时间比地上的高出58%。所以所需的修理时间就更长,所以那些依靠地底线路的客户通常都是最后一个恢覆电力供应的。

随着地底线路变得老旧,其可靠性就越低。重新替换地底线路的费用比重新替换地上线路的费用要高出好几倍,甚至10倍。

5、最根本的原因是没钱

日本是早期发达国家,日本的城市上空的管线是历史遗留问题,入地工程量太大,积重难返。电线杆虽然不美观,但并不妨碍使用,所以在预算安排上自然不是考虑对象了。

之前针对2020东京奥运会,日本国土交通省计画首先在东京都中心城区实现“完全无电线杆化”,然而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供的资金预算,到2020年也只能埋350公里的电线杆,而东京的公路里程是2.4万公里。所以说显然还是由于资金问题,日本政府并不有钱,而且也不会向公众摊派。

而国内的思路呢,没有钱没有关系,规划要先行,然后在新建道路时,尽量先把管道预埋,但实际上,规划就很难到位,政府建设道路时,为节约预算又会把这部分砍掉。

相关文章

关于开放城市规划技术服务市场的工作方案(青岛)

   关于开放城市规划技术服务市场的工作方案     为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本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原则,城市规划技术服务市场在全省范围内面向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开放。工作方案如下: 一、开放原则 以...

城市规划专业自荐书

自己偶然在别的网上看到的,想来很多快毕业的朋友需要这个,找工作做简历很需要,这个很适合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哦! 城市规划专业自荐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大学**系城市规划专业的一名应...

城市规划管理学徒群入群须知

城市规划管理学徒群入群须知   1、每周至少提交一个学习文章,内含案例、法律法规依据、自己思考等内容 2、积极参与他人提交的问题 3、不闲聊不发与规划无关话题...

周末城市规划专业工作者上网人数骤减

一到周末,我们这行的人上网的就明显减少,上城市规划网和专业类型网站更少,连几大城市规划专业qq群里也冷清了不少。 大家的工作压力还是很大的,平时要加班画图什么的,学习也是常抓不懈的,到了周末是要...

一文读懂如何办理建筑许可-130个问题,北京的

导 读2019年,北京市继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9 N”政策 2.0版,从“简流程、优服务、降成本、强监管”四个方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不断增强企业群众更加贴身、更加贴心的获得感。本文整理了关于《办理建筑...

城市“精品时代”悄然而来

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我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