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高频率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admin11年前课程课件试题考研2487





名词解释:

 

1.城市性质: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

3.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卫星城:一些半独立的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

 

 

简答题:

 

1、城市化具体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地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比较集中成片的、密度高的居住形状,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2、论述可持续发展概念、意义且具体说明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意义:三者关系: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

具体来说,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数量,更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大社会环保意识,防治污染于产生污染的源头,解决污染于经济发展之中。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达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求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城态发展不能背离环境的承载能力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创建一个保障公平、自由、教育、人权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此外,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习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和决策取舍的参照依据。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3、居住用地选择要考虑那些方面?

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灾害、滑坡、沼泽、风口等不良条件的地区。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通风的坡面。在可能情况下,尽量接近水面和风景优美的环境。

(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就业区、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相结合,协调相互关系,以减少居住一工作、居住一消费的出行距离与时间。

(3)居住用地的选择要十分注重用地自身及用地周边的环境污染影响,在接近工业区时,要选择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按环保等法规规定的间隔设必要的防护距离,为营造卫生、安宁的居住生活空间提供环境保证。

(4)居住用地选择应有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便于合理地组织居住生活和经济有效地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等。适宜的用地形状将有利于居住区的空间组织和建设工程经济。

(5)在城市外围选择居住用地,要考虑与现有城区的功能结构关系,利用旧城区公共设施、就业设施,有利于密切新区与旧区的关系,节省居住区建设的初期投资。

(6)居住区用地选择应结合房产市场的需求趋向,考虑建设的可行性与效益。

(7)居住区用地选择要注意留有余地。在居住用地与产业用地相配合一体安排时,居住用地应有相应的发展安排与空间准备。

4、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对自然环境条件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矿藏等;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包括地面水体的面阔,水深,水位,流速,水质,流量等.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硫化度,硬度及动态等;

(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温度,降水与湿度等;

(4)地形条件,宏观上划分的地形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在小地区范围,包括山谷,山坡,冲沟,盆地,谷道,河漫滩,阶地等,与规划相关的地形条件还有:地面高程,各用地部位间的高差,坡度等.

5. 城市用地选择适用性评价所涉及的方面是什么?

1),城市与自然环境。自然对城市的影响,关系到城市职能的发挥,关系到城市的空间形态,关系到城市工程的建设经济等多方面;城市对自然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加剧,形成热岛等不利城市气候环境,土壤结构改变,地面下沉,水质恶化,温室效应。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地质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分析。3)、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定。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二类用地、三类用地。

6、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哪些布局方式?并论述其优缺点。

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形态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形态,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

其优点是便于集中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城市服务设施内容.城市各项用地紧凑,有利于提高出行效,方便居民生活,节省建设投资。一般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不大,只要用地条件许可,大多采用这种布局方式。此类城市形态最大的问题是要处理好城市用地的近期与远期的关系,规划布局要有弹性,给远期的发展留有余地。此类型的城市又可进一步分成网格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和环状等五种形态。

2.松散式布局的城市形态        分散式的城市形态主要有组团式、星座式、城镇组群式等三种类型

分散式的城市形态最主要的是组团状。所谓组团状,是指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的用地,城市组团之间大多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系统的分隔,这种发展形态是受到城市用地条件限制而产生的。分散式的城市形态的优点是接近自然、容易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缺点是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较大。

星座式是分散式城市形态中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外围发展若干个小城镇,也称为母城和卫星城的模式。

此外.分散式城市形态最为极端的是城市组群式,常见于典型的工矿城市。

城市形态布局的形式的演变趋势,一是大城市由分散走向集中,再由集中走向分散;二是中小城市以向心集中型为主。

7. 城市整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设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人类社区,促进相关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要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二、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要求在规划编制中明确:城市和乡村布局上合理,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三、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城乡协调发展,区域整体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综合发展,作为城镇空间形态组织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重要原则

四、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在面对城市错综复杂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有赖于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又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驱动

8、城市的发展的根本动因?

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扩展了吞并了周围的农业用地,失去徒弟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工人。2城市布局的变化。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聚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多样化,城市主要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城市用地的类型。3,城市与环境。城市面积的扩展,使市民接触自然环境的距离愈远,工业在城市中必然对环境产生污染,致使城市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负面效应。4,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生产和人口的聚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业的发展、工业门类的增加、科技的进步、多种产业的协作、科技的交流、使城市的产生带来了巨大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9城市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分为哪几类?

1)住宅用地:不同类型住宅所占用地,包括住宅甚底和宅基周围所必要的用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生活所需要的学校、医疗、商业服务、文娱管理等设施的用

地。

3)道路用地:居作地区内各种道路、广场、停车场库的用地。

4)绿地:居住地区集中设置的公园、游园等公共性用地。

10. 城市规划宏观调控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

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表现在:①保障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②规范土地和房地产市场;③在符合社会总体利益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配置、开发与使用;④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区公众的利益。

11、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

城市人口和社会系统构成城市的社会系统,一般可以从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文化系统构成、人口系统构成几个方面观察和分析。

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一是政治团体角度,二是市民之间的政治关系。城市中的政治团体是代表不同阶级或者阶层利益,或者特别集团利益的集体组织。城市中的政权构成和行政管理受到各国各地区社会制度的影响。

城市人口系统的构成是城市社会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不仅涉及人群分类学,更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民族(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性别、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组社会集团间的社会冲实与交融,以及他们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城市人口系统主要指作为城市的聚居者,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有关的机制、原理和理论的分析。

狭义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精神文化。城市文化系统由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使用和储存四个方面构成,涉及教育科研、文化传媒、咨询服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展览、体育卫生等。

12、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应忘记经济发展目标就是为人类服务,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各项特定的环境要求,都可以通过适用的规划技巧,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保护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并使之为大众服务,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科学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等。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城市是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要为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创造条件。

13、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和依据分别是什么?

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1)不同的城市性质决定着城市规划的不同特点,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首先要确定城市的性质。这是决定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及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明确城市的性质,便于在城市规划中把规划的一般原则与城市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城市规划更加切合实际。

2)正确拟定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依据。它有利于合理选定城市建设项目,有利于突出规划结构的特点,有利于为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经济依据。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1)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即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市域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

2)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研究去,认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方面。

14、城市功能主要包括哪些 ?

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是多功能的综合体。

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服务功能,社会再生产功能,组织管理、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15、论述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及其社会目标。

田园城市理论创想者霍华德协商,对田园城市下了个简短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他的主要观点包括: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建设新型城市,把城市生活的优点与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

(1)城市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对建成区用地的扩张进行限制; 

(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系统; 

(3)用绿带和其他敞地将相对独立的居住区隔开; 

(4)合理的居住,工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 

(5)各功能间拥有良好的铁路(交通)联系; 

(6)可以便捷地与自然景观接触。 

田园城市的社会目标:

(1)通过土地价格公共政策规定限制房客的房息压力; 

(2)资助各种形式的合作社; 

(3)土地出租的利息归公共所有; 

(4)建设各种社会基础设施; 

(5)创造各种就业岗位,包括自我创造就业岗位的专业户。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16、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产生、生活环境的手段、涉及到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众多部门。

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其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性特点,因地制宜。

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计性。

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首先在于它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性。其次是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有一个类似的资料,也是城市规划原理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集合,带图的word文档,所以不直接贴在规划博客了,直接提供下载地址

相关文章

美国留学 城市规划专业高命中率申请经验(转)

成功来到美国,接下来的美国留学生活令人期待。也终于有闲暇时间对2011fall美国留学申请做个回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不是牛人,申请MS。没有1400+的GRE,没有110+的TOEF...

2014年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真题(转)

2014年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真题        区域规划   一、名词解释 1、出口替代战略 2、管治 3、区域规划 4、核心-边...

城市规划必读书目|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

专业公共必修课 画法几何 建筑制图 阴影透视 工程测量 建筑力学(一) 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 建筑设计基础(一) 建筑设计基础(二) 建筑构成 计算机绘图与表现 建筑材料 建筑构...

地理学背景探索的城乡规划的学科体系

1 学科体系:        (1)基于人居环境的认识论,以城市规划(城乡规划)为目的,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2)地理学 三层次: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

760m古建筑图集谁捡谁要

前不久在谈到城市规划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大家都在说平时工作中很少遇到这样的课题,如果真要遇到真是有点急啊。的确,很多做规划管理工作的朋友可能只在学生时代接触到古建筑相关的基础课程,在实际工作这样的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 研究方向: 01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02城市公共政策 0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01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01城市历史与文化 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