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城市七大空间结构

admin15年前城市规划论文2159

我国现代城市七大空间结构 集中块状结构类城市。是我国现代城市中空间结构最为紧凑的一种类型。就形成特征而言,其多是在平原地形条件下,城市新辟用地围绕着原有中心,向周围较为紧凑、均衡地不断扩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具体到每一城市,则其发展基础、背景和历程往往又各不相同。典型城市:沈阳、北京、石家庄、无锡。   连片放射状结构类城市。是我国现代城市另一种结构较为紧凑的类型。其形成机理与上述集中块状结构类城市大体相同,只是由于受到若干自然条件(河流、山丘、湖泊等)或特定交通(铁路、公路、河道等)的深刻影响,而在城市向各个方向的扩展上表现出特定的不均等性。在某种情况下,其与集中块状结构城市可相互转化。典型城市:盐城、南昌、柳州、合肥。   连片带状结构类城市。是我国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形成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在河谷地带受狭长用地条件限制,同时往往还迭加有沿河谷带状分布的交通线(铁路、公路或河道等)的影响;在滨海地带受带状海岸平原地形条件影响;在平原地区受带状交通影响,并往往也具有其它一些特定条件影响(如历史因素或规划思想等)。此外,若从带状发展的方向看,则其大多数表现为向两侧延伸,也有少数城市只向一侧伸延(或退延)。典型城市:兰州、青岛、深圳和洛阳。   带卫星城的大城市。是我国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结构布局形式。其主要是将从中心区调整出来或新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在大城市外围地区进行集中布置,以形成新的小型城市发展中心,并多具有较明显的疏散城市工业和人口、控制城市连片扩大的规划色彩。此外,也有部分城市,由于能将卫星城的建设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而不强求一般性的工业疏导,因而其效果更为突出(这种情形有时可从一城多镇结构类型城市发展而来)。典型城市:上海、南京。   一城多镇结构类城市。是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又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形成条件在各类城市中最为宽泛,可见诸于工矿城市、山区城市以及一般江河平原城市等,主要由一个主城区和若干有特定专业职能的外围城镇组成。其中主城区往往是城市主要的政治、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并承担较强的综合经济功能,规模上也远远高于一般外围城镇。典型城市:个旧、重庆、南通。   双城结构类城市。是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较具特色的一类城市。其形成上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沿海港口城市,随着城市主要港口从内河向外海推移,港口型城区往往逐渐脱离原有的城市中心区,而发展成为一个新独立城市区,和原有中心城区形成双城格局;另一种是在内陆城市,依托若干重点建设项目的成组布局或受特定布局因素的影响,跳跃性地开辟新市区,也往往与老城区共同形成新的双城格局。典型城市:湛江、包头。   分散型结构类城市。是我国现代城市中结构最为松散的一种类型。影响此类城市结构分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地形条件的限制、工矿业(油田、煤炭等)生产的要求、生产协作的便利,以及分散布局思想的影响,等等。典型城市:淮南、攀枝花、大庆。

相关文章

关于加强城市小游园建设管理提案的答复--郑州2017年

小游园作为公园的补充,是“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每个游园面积不大,但离居民近,方便晨练、休闲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深受市民喜爱。我市从2003年开启大规模游园绿地建设以来,...

遂昌县城乡规划创新的思考

一、加深对规划的理解,深刻认识规划的本质特性   1、要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城市规划是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指出:“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

郎咸平:中国逆城市化之殇字号

郎咸平:中国逆城市化之殇字号   “逆城市化”这个概念是美国地理学家波恩在1976年提出来的。它指的是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之后,...

关于城乡规划管理问题的研究(转)

关于城乡规划管理问题的研究 作者:刘海明 摘要:近几年以来,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影响下,如何做好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的各地区积极响应城乡规划管理政策的正确引导,在 城市规划管...

高度城市化地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创新探索(摘要)

《高度城市化地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创新探索》 一直以来,城市交通体系规划基本以满足城市出行需求为主要编制目的,来支撑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随着近年来国内主要发展地区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入,交通设施布局...

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法的七大区别

《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法》的区别有哪些?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新法——《城乡规划法》与老法——《城市规划法》有七大区别: 第一,由“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一字之差,调整的对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