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块尺度以及用地边界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admin13年前城市规划设计2480

地块尺度以及用地边界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体制改革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土地管理制度和相关法规的变化导致土地权属及用地的划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城市发展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城市的更新也在加速。而目前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对地块的划分或重新划分及对用地边界的限定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对地块尺度和用地边界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对城市形态的引导和控制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笔者期望通过研究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使地块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能引起重视,在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中通过地块研
究加强对城市形态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控制。
2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的涵义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在道路围合的用地形成一个个开发建设单元,落实在土地的划拨上,就是一个个地块。“地块是用地控制和规划信息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土地买卖、批租、开发的基本单元。地块标示出了所有的产(用)权线,精确地记录了城市土地的产权位置,界定了不同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以及相应的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控制因而界定了每块土地的责、权、利。”
2.1 地块尺度
        地块尺度是用地控制和规划信息管理的基本单元。地块因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的差异,土地权属、土地管理制度、社会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地块尺度的差异。地块尺度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①尺寸:地块尺寸是关于二维度量的概念,是指城市土地权属二维的实际大小范围。地块尺寸的大小对城市空间形态有决定性的影响,二维上的地块尺寸的差异将造成三维上的城市形态的差异。
        ②比例:地块比例简单的说就是地块的每一部分或构件与整体之间存在一种数字(倍数)关系,而且每一个部分也与其他部分存在着一种数字(倍数)关系。对于地块而言,比例主要是针对地块边界的各个边的关系。
2.2 用地边界
        边界,顾名思义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边缘、分界。用地边界是规划用地和道路或其他用地之间的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的权属。用地边界的主要特征有:
        ①形状。每个地块都有其特定的边界,地块在二维形态上呈现为不同的形状。因受用地权属、历史原因、自然地理条件、人为划分、开发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用地边界的形状千变万化。
        ②临界环境。每块用地的边界不会独立存在,某个用地的边界线同时也是另一个用地的边界,地块间是相互依存、相互界定、相互约束的。地块的临界环境对地块的空间形态有重要的影响。地块内的空间形态的形成往往受到临界地块的特征或已有的空间形态的影响。
        ③法律属性。地块的用地边界精确地记录了城市土地的权属位置,界定了不同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界定了地块的法律属性。用地边界的打破及变更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地块的法律属性。
3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3.1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在不同层次上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3.1.1 宏观层次
        无论是哪一个年代、哪一个地区,城市形成之前的地块划分模式及地块大小多半是不规则城市形成的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城市形成之前的土地产权划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城市的形态。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体现了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城市形态的作用。在农用用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过程中,原来的农用用地的尺度及边界被延续下来,城市在这基础上有机地生长。
        而一旦城市开始形成,围合的城墙就将会限定城市的扩展范围,这时新的法律和行政手段出现,以加速将土地细分为建筑用地的过程,地块的大小往往会被进一步的限定,城市形态也将逐渐地形成。
3.1.2 中观层次
        在城市中,阿尔多?罗西认为“本质上存在两类城市空间体系:‘传统的’和‘现代的’。‘传统的’城市空间由作为城市街区构成元素的建筑组成,街区界定和围和外部空间。‘现代的’城市空间,非常典型地,是由在景观环境中随意摆放的‘亭子式’建筑所组成。”两种城市空间体系因其组织结构,城市肌理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城市形态。

        “传统的”城市空间把建筑群作为统一的、充分的联系的群体的组成要素,限定了“街道”、“广场”和小尺度的、很好地交织着街道网络。地块的尺度较小,建筑也通常是低矮的而且有着相近的高度,用地边界不是简单的是各地块之间的分界线,它是围合街道空间的主要界面。“现代的”城市空间更普遍的是在道路网格挺立一些独立式的亭子式建筑,这些建筑群被设置在一个“超级街区”系统里,它的每个地块都相对较大,用地边界成了隔离内向的“领地”的边界。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城市空间,组织结构和城市肌理形成了城市形态的基本基调。而地块是城市形态在中观层次上实现空间组织及形成城市肌理的基本单元。在道路网络的基础上,土地的划分及组织与城市肌理密切相关,地块的尺度及用地边界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肌理。
3.1.3 微观层次
        在城市形态的微观层次,建筑构成方式及空间组织可以被直接地感知,呈现着城市形态的质感。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城市形态的微观层次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布局、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形式的影响。在研究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构成城市形态的物质元素的影响时,对城市形态微观层面上的分析是主要的内容之一。
3.2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建筑及其空间的影响
        建筑的建造总是在有特定的边界界定的地块内进行的,建筑及其空间与地块的尺度和用地边界是紧密相关的。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
地块内的建筑布局、建筑密度、建筑高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2.1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地块的大小不能决定建筑布局,但限定了建筑布局及空间尺度的组织。而当地块的大小成倍数变化时,地块大小对建筑形态的限定也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地块的用地边界限定了建筑可以布局的用地的范围,用地边界是建筑的建造时不会逾越的界线。在临近用地边界的建筑布局上往往与
用地边界的形状相呼应,因此,在城市新区的用地边界一般都比较规整,是为了有利于建筑更好地布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块权属的
变迁等因素引起的地块用地边界形态随演变,进而产生城市形态的演变,进而形成复杂的建筑布局。相临地块的特征及自然环境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布局。与用地边界的另一侧是居住用地的相比,用地边界的另一侧是街道的地块其建筑布局有明显地向街道一侧集中的趋势。而用地边界的另一侧是笔直的道路的和另一侧是弯曲的河流的地块的建筑布局是极不相同的。
3.2.2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建筑密度的影响
        建筑密度对城市空间肌理有很大的决定作用,而建筑密度与地块大小的关系在土地利用控制指标中并不明显,但是,建筑密度也是与地块大小密切相关的。根据苏根成等人运用地籍数据库对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西北部的小城镇——锡尼镇3.1平方公里的镇区的地块数、地块面积、地块平均容积率等指标的数据,对五千多个地块按不同的用地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建筑密度与地块大小有一种反比例关系的趋势。从城市形成及发展的过程来看,在城市形成初期,城市的规模较小,密集程度较小,地块的尺度较大,建筑的密度也较低;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用地的逐渐紧张促使地块的再分割,地块的尺度变得更小,而建筑的密度也在增大;当社会科技有了很大的进步,交通工具的改变,使城市得到大幅度的扩展,新的功能及环境需求、建筑技术的提高,单位地块的尺度也变得更大,而建筑的密度又开始降低了。
3.2.3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建筑高度的影响
        如果在某个城市肌理比较一致、建筑风貌相近、建筑层数不高且相近的街区中,冒出一栋建筑高度“出类拔萃”的建筑,那么,该建筑所在的地块一般是打破了原来地块的用地边界线,将几个地块合并为一个地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般而言,在城市的更新中,建筑高度、建筑尺度出现跳跃的变化是在打破原有的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的前提下进行的。
        当建筑高度增加到一定的高度时,需要有相应的地块尺度相适应。建筑高度超过一定高度时,因结构及消防的要求相应的提高,每层建筑面积必须达到某个值时才经济的。为达到建筑高度的需求、为保证每层的建筑面积,需要有相应大小的地块。换句话说,地块的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高度有限定作用。控制地块的尺度,可以正确引导建筑肌理和城市形态。
3.3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街道的影响
        城市的街道尺度,通常包含人与实体、空间的尺度关系,常用D:H(街道宽高比)、W:D(临街建筑的立面宽度与街道宽度的比)。与街道尺度直接关联的有街道宽度、建筑高度、建筑立面宽度。建筑立面的宽度受限于地块临街面的宽度,地块的尺度越大,临街的建筑立面宽度就可以越大。因此,地块通过对围合街道空间的建筑及空间的影响,而对街道尺度产生影响。街道的边界即为地块的用地边界,街道与地块是构成城市形态在二维平面上的基本单元,两者相辅相成,相应依存。街道是地块用地边界最重要的临界环境,地块的划分总是依托街道,地块平行于街道划
分,街道尺度的调整往往是伴随着地块尺度的调整。地块尺度通过对建筑及空间的影响而对街道实体与实体、空间与实体而产生影响。
        街道与地块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形态,而地块的尺度与街道的宽度是相对应的。为承载城市一定的交通量,街道的宽度与城市的道路网密度成反比关系。当道路的宽度较大,城市的道路网密度较大,街道与街道之间的宽度也较大,而为了保证大部分地块有街道这一临界环境,地块划分的尺度也会相应地变大。相反,当对地块的尺度需求变大时,道路网密度变小,街道的宽度就变大。
3.4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广场及绿地的影响
        广场的位置和环境各不相同,其规模大小都不同;其功能的不同,广场的尺度差距很大,从非常小到非常大的都有。地块的划定,界定了广场的范围,决定了广场的尺度。地块的尺度应与广场的功能对尺度的需求相对应,如急促的交通广场及广阔的主题广场的尺度都是不合适的。广场的活力并不是来着广场本身,而是在广场上活动的人。而周边的环境对广场中会有怎样的人来活动、进行怎样的活动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广场周围建筑空间的功能是决定广场活动的重要因素,广场的邻界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场的尺度、广场的功能。城市中绿地点线面结合,形成了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形态构成中不可分割的元素。划分为绿地的地块的尺度及空间分布,是城市形态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街头绿地、公园、绿化带等是反映着城市的形象。绿地尺度的界定及绿地的周边环境极大地影响了绿地在城市中的地位和意义。
3.5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与城市形态的演变
        任何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城市形态的演变是渐变与突变的结合。地块渐变是城市形态渐变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小型”的地块界线决定了其“小体量”的建筑形式和布局,从而形成了“精致”的空间肌理。一旦这种地块界线被突破,新建的建筑就有可能突破原有的体量和布局形式而导致城市形态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地块的买进卖出,边界就可能改变。大地块可能被细分,几个地块也可能被合并。当地块合并以容纳更大建筑群建造的时候,地块的尺度也随之变大。城市形态的突变有整体上的突变及要素层次上的突变。在进行新城建设、新区建设时,道路的规划、地块的划分、建筑的建造都是大规模的成片进行,城市形态在整体层次上发生了突变。城市局部区域的某条道路的重新规划或新开的一条道路带来街道尺度的变化、周边地块的重新开发,某个街区因重大项目的建设而进行的地块整合、整体重建,是城市形态在要素层次上的突变。无论是整体层次上的还是要素层次上的城市形态的突变,都是以地块的划分或重新划分的结束而告一段落,而逐渐进入城市的渐变阶段。因此,地块的突变伴随着城市形态的突变。地块的划定,从不同要素及层次上限定了城市形态,也限定了突变后城市形态的走向。
4 对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控制的意义
4.1 地块是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基本单元
        在国家现行的规划体系框架中,各层次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都是为了控制和引导城市有序地发展。在城市规划领域可以分配的最重要的社会资
源是城市土地的开发权以及在城市土地使用关系上建立起来的各种城市空间关系,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有着不同的任务和作用,其中控制性详细规
划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每一项城市建设活动,是一个个地块。
        每一个地块都有其特定的尺度及边界、有其特定的规划管理要求,是控制和引导城市有序地发展的基本单元。对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的引导和控
制,是通过各个层次城市规划来实现的,其中与开发建设项目最直接相关的是各个地块的控制要求,通过控制各个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容量、建
设要求等规定来引导控制城市开发建设。
4.2 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控制的必要性
4.2.1 对地块用地边界的法律权属的认识不足
        建国后的几十年以来,在公有经济体制下,土地归国家所有,人们对地块的法律权属的观念比较淡薄。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采用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地块的产权(使用权)属于不同的集体或个人,作为划定地块范围的用地边界标示着不同产权地块的边界。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打破这些边界往往需要论证分析、得到认可。而在规划中,这一环节很容易被忽视,在现状地块调查中对地块的法律权属特征的重视不够,对地块的不同的地块管理控制方式划分又存在随意性,造成管理实施的难度增大、对城市开发建设的引导的力度降低。
4.2.2 地块的管理控制是引导城市形态合理发展的重要环节
        对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基本单元——地块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破,会引起周边地块发生变化,城市空间肌理逐渐发生改变加速了城市形态的演变。对地块不同的管理控制方式产生的城市形态的差异是显著的。图3中表示的是当一政府拆除建筑物进行调整时,采用A与B两种地块管理方式。A方式政府按地块将其售出由于各地块有不同的土地权属者,政府尊重土地权属的权业,城市形态的演变主要是在留了生活方式和城市文化遗产。B方式是政府保留地块所有权,建设权归不同的所有者对该地区进行重新建设时,很容易地统一拆除,重新划分地块,而该地区的城市形态的抹去了该地区的历史。由此可知,地块权属管理方式的不同选择,直接影响到城市形态保护。
4.2.3 有利于地块开发项目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地块为规划管理控制单元,使地块开发与市场需求结合更具可操作性。地块开发可以对所规划地区的开发项目、开发量、开发时序尽快达成一致,便于进行整体调控。助于提高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4.3 地块划分几个原则
        在城市规划中必然会涉及到地块的调整与重新划分,因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城市划分应受到极大的重视,地块的划分可参考以下主要原则:
  ①尊重历史
        因城市的历史不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条件的差异,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同的、地块用地边界的特性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的地块尺度是不尽区对地块尺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在城市规划中划分和调整地块时,要尊重历史和因地制宜,研究当地地块的特征并使规划更具有操作性,并且能更好地实现对城市开发建设的控制,对城市形态引导。
  ②尊重产权
        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往往和产权地块密切相关,地块可以说是开发活动在用地上的最重要组成元素,按照用地产权划分的地块能更好地满足各自的用地规划、建设控制、审核的与产权边界相关联的信息化管理地籍资料。
  ③划分的科学量化我国目前的地块的划分却往往没有科学量化的概念,建筑师和规划师们经常忽视产求建筑群体的美学布局等视觉关系。地块划分的科学量化能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有利规划管理难度,因为城市形态肌理越是类同和有规律,法规控制则越简便统一。
  ④具有弹性
        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特别是在土地开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块的划分是与建设开的开发建设有些是可以引导和控制的,而有些是不可预见。如果对地块的划分具有弹性例如,规定哪些地块是可以调整、可以合并和细分的,规定如何调整、如何合并和细分形态和肌理的形成和演变。这给规划实施更具可操作性,使开发建设的控制更加有序。

相关文章

还是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思考

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包含哪些内容呢? 1、用地性质 2、用地地块划分 3、适建性、兼容性确定 4、各级道路红线位置、控制点、标高 5、市政设施配套情况,定位 6、与图...

作为规划设计师的你必须了解的10大城市规划…

    城市理论是对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描述。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存在很多学派,看法很不一致,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城市要“以人为本”和“宜人为本”。不同的行业如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设计、城市管理、城市环境的...

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

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以上海老城厢方浜中路街区城市设计为例 【中文刊名】 城市规划学刊, 2007年 01期 【作者】 周俭; 陈亚斌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居住小区规划评审要点(转)

经常看到网上有一个表格,是关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评审内容的,从几个主要方面判断规划设计的优劣,一开始还以为某专家或是某设计公司的内审表格或是规划局的审查内容,经查来自《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设计方案评审办...

重庆市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设计

        磁器口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北部嘉陵江畔,距市中心14千米,距沙坪坝区中心3千米。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临石井坡,辖区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13819人。现保存下来历...

一道城市规划设计快题

综合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6小时) (一)   基地概述 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中心地区,总用地面积为7994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西面临45米宽城市主干道,北面、东面临20米宽城市道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