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admin15年前专业图书1871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作  者: 苏伟忠,杨英宝 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 内容简介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是当代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学科交叉的最新领域,属于国际前沿。本书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全新诠释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方法、机制和优化等传统领域,主要包括构建了城市空间韵律体系,阐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景观生态学机制、无尺度特征及网络效应,提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和谐模式。 本书立论新颖、观点鲜明、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可供全国地理学、城市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部门的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政府决策部门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背景 二、景观生态学科提供的机遇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   二、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及研究框架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简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节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景观研究   一、国外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动向   二、国内主要城市景观生态研究  第三节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一、城市景观格局特征   二、城市景观格局动态   三、城市景观格局的景观韵律方法   四、城市景观空间格局优化和调控  第四节 研究框架构建 第三章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内涵 一、景观 二、景观生态学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   二、景观整体性原理   三、景观异质性原理   四、景观层域(scale)原理   五、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原理   六、景观生态流及源一汇系统   七、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   八、景观韵律   九、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原理   十、关于景观格局动态   十一、一般应用原理与方法 第四章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理论 第二节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  一、景观分析方法   二、社会地区分析方法   三、因子生态分析法   四、城市填图方法  第三节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式   一、同心圆模式   二、扇形模式   三、多核心模式   四、现代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式 第四节 城市空间结构动力学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离 二、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动力模式 第五节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第六节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趋势 一、对传统理论与方法上的挑战和修正 二、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研究逐渐强化 第五章 基于景观生态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第一节 景观分类与城市景观 一、根据人类影响强度的景观分类 二、按照生态流的景观分类 …… 第六章 基于景观生态的城市空间结构方法 第七章 基于景观生态的城市空间结构机制 第八章 基于景观生态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控 第九章 南京景观格局动态 第十章 南京城市景观格局动态 第十一章 南京主城用地格局韵律 第十二章 苏南乡镇公路网无尺度结构 第十三章 江宁区空间和谐模式 第十四章 结论与计论 参考文献 图版
返回列表

上一篇:绿色城市

下一篇:设计东京2.0

相关文章

城市经营——理论·运作·制度创新

城市经营——理论·运作·制度创新 作  者: 陈岩松 著 出 版 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 内容简介 城市战略经营是以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据,在城市战略定位和战略框架指导下,...

北欧建筑散记

北欧建筑散记 作  者: 支文军,徐洁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内容简介 2007年夏天,《时代建筑》杂志编辑部策划并组织了一次北欧四国(芬兰、瑞典、挪威...

《城市分析》

城市分析 作者:(德)施瓦尔巴赫·格里特 格里特·施瓦尔巴赫,建筑学学士,建筑师,德国锡根大学(uniVersity of Siegen)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和规划史方向助理研究员。...

设计东京2.0

设计东京2.0 作  者: 吴东龙 著 出 版 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编辑推荐   快打开书封,发现700站超密布地铁路径,快打开封底,细数400个超云集设计景点。...

一本规划管理实务书籍《违章建筑的界定和处理》

推荐一本关于违法建筑的书籍,下面该书的序和目录,大家看一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和处理城乡建设管理与拆迁纠纷。周末,常受邀请去各种层面上讲我国的城乡建设管理与房屋拆迁法律制度...

一些规划理论及理论史英文著作的目录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想过,能不能把城市规划原理教材里提到的专业书籍都去看一遍,不过真的真的很难,图书馆就很少有,即使有的,借来了,也很难坚持看完。工作了,接触不到图书馆了,不过还好,网上资源很多,各类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