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转)

admin12年前城市规划论文4845
640.jpg

浅谈城市道路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Some Problems to Be Taking Serious in Urban Road Planning

  • 王梅

  • WANG Mei

  • 摘要:
    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城市道路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 关键词:
    道路;交通规划;支路;自行车交通;文物保护;

  •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in the city road planning and the views.

  • Key words: road; traffic planning; branch road; bicycle traffic; historical relic protection

  •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南京市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道路建设。除了老城继续拓宽一批道路外,今年新建的道路有纬七路、经五路北上一期等快速路,以 及光卡路拓宽改造、老宁杭公路改造等城市主干道。无疑这适应了城市交通的迅速增长,缓解了城市的交通紧张状况,也带动了道路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发。但同时也 应看到,大规模城市道路建设的背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 1 道路规划应重视交通规划的指导作用

  • 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道路建设,以期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然而现实情况常常不能如人所愿,交通拥堵仍是困扰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难题。造成这种局 面的历史及现实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也和道路规划不合理、忽视交通需求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不注重交通规划的指导作用,交通理论与规划设计、施工设计脱 节,是交通设计思想夭折,导致道路规划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完整的城市交通规划应当包括总体设计、交通调查、交通需求预测、方案制定、方案评价、信息反馈与方案调整6个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一些 道路规划包括车行道数及路幅宽度的确定、路外停车场的配置等往往不经过交通规划,或者规划做不全面、不彻底,这就难免会使交通建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 性。在老城,由于受城市用地及空间的限制,常常是一个节点的交通问题解决了,但又给周围地区带来新的交通问题,交通规划缺乏系统性;而在最有条件搞好规划 的新区中,道路规划也常常做得很粗糙。在新区规划中,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土地的开发性质,以主次干道作为骨架对土地进行条块分割,而这些骨架常常是越做越 宽,却无人从交通规划的角度论证其存在及宽度的必要性,而且这些干道往往是在开发初期就一次实施到位,不能根据交通需求的发展实行近、远期结合逐步实施, 结果就是道路建成后,道路使用率不高,造成道路大面积的闲置浪费,也使建设资金不能很好地利用。   众所周知,好的道路规划应当是既能满足交通的需求,又能与土地的开发利用相结合,使土地升值,这其中,交通规划又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人 们重视的是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却很少注意土地开发可能给地区交通造成的压力。建宁路上市场群的建立给交通带来的巨大压力这一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 一点。人们常常在交通拥堵时,才想起用交通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商讨对策,却很少在规划初期就注意科学的交通规划并实施。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很好地发挥道路的功能,也影响了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交通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与土地利用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定的交 通规划总是以特定的土地开发利用为基础,特定的土地利用又必须依靠特定的交通规划才能保证。两者只有结合起来,以交通规划制约土地开发,以土地开发指导交 通规划,两者相互反馈、相互协调,才能在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道路可达性的同时,使土地增值,提高开发强度。   必须重视交通规划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科学的交通规划能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助于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业内人士水平参差不 齐,不能为决策者当好参谋,也会导致决策失误。因此,规划工作者自我水平、素质的提高是交通规划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按城市建设程序办事是交通理论得以实 施的关键。只有充分重视交通规划,加强自身素质,才有利于城市建设走向正轨。

  • 2 道路规划应重视加强支路网规划,提高支路网密度

  • 有人把城市干道比作城市的骨架,把支路比作联系这些骨架的毛细血管。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支路在城市道路交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在我国的城市道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重干道、轻支路,即使是在新区,往往也是干道越做越宽,支路网密度却很低,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道路通达性差,车辆和行人 绕行较多,而且过宽的道路也使行人过街困难。事实上,提供足够的路网密度比单纯追求干道的宽度重要,这一道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工作者所认识。然而 在土地开发中,以及在新区建设中,为保持土地开发利用的完整性,追求土地开发利益的最大化,小区规模常常做得很大,支路网往往做得很少,大片大片的土地仅 靠很少的几条道路来分割。建设初期由于新区人口少,支路网密度较低的问题还不易显现。但若干年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城人口的不断向外迁移,现 有新区支路网密度过低与交通需求急增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到那时再进行支路网改造,其代价可想而知。宽阔的城市干道也许适应了城市机动化的需要,但路网的 规划最终还是应以人为本,以方便人的出行而不是车辆的移动为最终目的。事实上,完整、细密的支路网系统不仅可以对干道起到交通分流作用,提高干道的通行能 力,而且便于形成完整的自行车道路系统,有助于减少公交盲区,方便片区居民出行。除此以外,它还可以使城市出让地块细划,便于开发项目的分期实施,便于开 发地块工程管线的经济敷设,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经营空间,增加社区间人们的交往,积聚人气。良好的支路系统还是城市综合管线配送的载体。因此,应当重视对支 路网的规划,以系统的观念编制系统的支路网规划,要求支路在分区或街区内部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结构,充分提高路网密度。对于城市新区规划,应当根据土地的 性质和用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超前做好支路系统,并随着新区的开发建设逐步实施和完善,以免带来遗憾。   但是过多的支路与干道相交所带来的过多的路口给道路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在规划中所应重视的,应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及有效的交通管理来使这种影 响降到最低。

  • 3 道路规划应重视自行车出行的道路需求

  • 自行车交通由于其方便、灵活、经济、无污染,是城市居民重要的交通方式,应为其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可是在老城,自行车的交通状况却不是很好:为了应 对机动化进程的加剧,有些干道受条件限制,只能是牺牲自行车道以求得机动车道的增加,使自行车道越来越窄,甚至占用了人行道,而过宽的交叉口及不相适应的 信号灯通行时间也使自行车过街困难,致使交通拥堵时有发生。因此,优化自行车道的设置,改善自行车的出行条件,将有利于提高城市的交通质量。   支路由于其等级不高,技术标准低,相对来说,比较适合自行车出行,在道路规划中,可以考虑利用老城纵横交织的支路网,选择与主干道平行的支路作为自行 车专用车道,并在进入交叉口前利用其他支路(包括街坊道路)提前分流。这样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不仅可以减轻干道自行车流量,提高骑(乘)车舒适度, 缓解交通拥堵,也可以充分提高道路的使用率。   这项工作的开展还应取得公交部门的配合,使公交站台尽可能设在靠近自行车专用车道的位置,以方便人们换乘。另外,还应考虑设置自行车停车处。我国目前 已有一些城市设置了自行车专用车道,不妨借鉴。

  • 4 道路规划应重视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

  • 我国不少城市的旧城既有规划支路网大都是在现有街巷的基础上作出的老路拓宽改造方案,而这些街巷不少都曾是很重要的历史街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对 这些道路的改造,应注重对其环境的整治,注重对其历史文脉的保护,而不应过分强调其交通功能。然而在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建设控制地带对于控制区域内的土 地开发性质、建筑物高度及建筑风格有着严格的限制,而对于道路建设却限制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道路从控制区内穿过对历史文物街区就没有影响。相反,城市干 道从建设控制地带内穿过,将把大量的交通流引到历史文物街区,汽车的尾气、噪音不仅不利于文物的保护,而且过多的车流也会极大地削弱文物的历史氛围,破坏 历史环境。因此,对于重点保护街区,应当适当削弱道路的交通功能,道路拓宽应当慎之又慎,尽量保持其原始风貌,为解决交通问题,可在保护区外部布设主次干 道,让车辆从保护区外部通过,在内部则应限制机动车通行。对于必须穿越重点保护街区的新建道路,建议应根据文物保护等级,结合考虑道路等级,使道路退让文 物一个合适的距离,以体现文物的历史凝重感和厚重感。

  • 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在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们出行条件的同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思考,并在工作中尽可能去解决,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 们的城市建设,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王梅,工程师,工作单位为南京市规划局市政规划管理处。

 

相关文章

中澳两国城市规划管理比较研究

中澳两国城市规划管理比较研究 中、澳两国的基本国情不同,差异悬殊,澳洲成功的经验也因其特殊的背景未必适用于中国,但就城市规划这门学科以及城市建设管理而言,本文以布里斯班市为例,探讨...

城市停车场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 1.场站规划的原则   场站设置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场站建设是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对城市各方面影响较大。我国人口众多,能源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较严重。所...

寻找国外城市规划管理英文参考文献

好难找,很难找到合适的。 国外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引进国内最多的就规划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其他很少。 最好有个清单,而且要是doc大家一起来看看。...

保护上海历史里弄建筑遇见的主要问题

保护上海历史里弄建筑遇见的主要问题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万勇 一提起上海这座城市,人们会自然地想到里弄建筑。近年来,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里弄建筑保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政府部门...

整体论:城市规划与开发的依据

目前,在发达国家建筑业和城市开发过程中正逐步盛行的“绿色”开发理念,在理论上能够减少城市建造和开发过程中对周边生活环境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这不单是针对单个建筑物而言,对社区或整个社会的和...

违章建筑可为故意毁坏财物罪侵害对象的理论探析

违章建筑可为故意毁坏财物罪侵害对象的理论探析 钟伟苗 [摘要]侵犯财产罪所指财物是个宽泛的概念,应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涵义。侵犯财产罪侵害的对象应包括财物的所有权和占有权。违章建筑可以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