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香港路这么窄为何不堵车

admin9年前城市规划论文2334
640.jpg

我们一直有一个错觉,就是只看到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的停车费比我们贵,以为把停车费提高了,就可以像人家一样解决拥堵问题。殊不知人家停车费高是有原因的,这些城市都有非常科学的城市建设系统工程,有完善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基础。一般人不需要开车去市中心,乘大众交通工具非常方便,价格也低。所以停车场是给少数人停的,停车费高一点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什么影响。我们从来就是一切问题只看表面现象,而不去探讨事情的本质。

什么叫系统工程?举个例子,我们很多城市的高速公路旁边挨着环城公路,而环城公路上的所有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就一个口进入,所以这里非常拥堵。还有,我们的高速路一般都连在环线上,而你要上高速就必须先上环线,造成环线拥堵。而像纽约,市区内就有十几条公路直通高速路,车辆可以快速疏散到外围,所以不会造成拥堵。这就是系统工程。

在大众交通运输工具中,地铁、轻轨的运力最大,是缓解拥堵的最佳手段。这也是系统工程的一个环节。请看下图,广州、北京、伦敦跟东京四个城市的人均地铁轨道长度,北京、广州是最低的,人均地铁轨道长度在0.02 米左右;排第一的又是东京,0.172 米,是我们的8.5 倍;伦敦0.052 米,是我们的两倍多。

 

因此,我们的地铁、轻轨的建设密度是严重不足的。这又造成了一个后果,就是老百姓情愿开车忍受拥堵,也不想坐地铁,因为在北京坐地铁基本没有尊严可讲。网上流传着很多日本地铁拥挤的画面,其实那些都是日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照片,现在日本的地铁高峰期满载率只有95%。至少人和人之间是有空间的,而北京地铁的满载率在120% 以上。很多人都说,早晚高峰在北京坐地铁真的是噩梦,人和人之间没有丝毫距离,要等好多趟才能上车,转身的空间都没有,你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摔倒。你想想如果每天要在这种环境下待一两个小时,谁受得了?

说完地铁,我们再来看公交车的情况。请看下图,这是广州、北京、伦敦跟东京四个城市的每千人拥有公交车数量。东京又是排第一名,每千人拥有公交车2.4 辆,伦敦是1.13 辆,北京是1.01 辆,广州最差,是0.84 辆。

 

其实,如果乘公共交通出行非常方便舒适,自己开车出行又花精力又浪费时间,没人愿意开车。就像今天的日本,大概从10 年前开始,拥有汽车的家庭不断减少,导致公寓停车位空置率持续增高。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日本最高,86.6%,自己开车的人只有13.4% 而已;伦敦乘公交出行的人约70%,自己开车出行的人不到30% ;广州,公交出行比例60% ;最差是北京,公交出行比例只有46%。这就意味着自己开车出行的人达到54%,这也难怪北京成为“首堵”了。

香港路那么窄怎么不堵车?

最后,我们来对比一下香港的交通状态。香港的人均地铁长度0.03 米,每千人拥有公交数量1.16 辆,大家发现,香港的公交系统情况好像跟北京、广州差不多嘛,那么香港为什么没有拥堵呢?这又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问题。

第一,香港70% 的地方都还未开发,人口集中居住在维多利亚港两侧以及香港岛。香港的城市开发都是跟着地铁走的,地铁开到哪里,地铁上面的这块土地就招拍挂卖掉,然后在上面建居民楼。虽然地铁的密度不算很高,但因为老百姓都住在地铁附近,所以坐地铁非常方便。而且香港的地铁频次很高,一班车开走马上又来一班,满载率绝对不可能超过100%,因此在香港坐地铁是有尊严的,香港这座城市发展本身也有一个良好的规划。

第二,香港的路这么窄,为什么不堵车?这不是路窄路宽的问题,我们有关部门一看到堵车,先拓宽马路,然后搞环路,这都是错的。这不是马路的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我们知道出租车是引起拥堵的重要来源,那么香港是如何管理出租车的呢?香港有三种颜色的出租车,红色的哪里都可以跑,绿色的只能跑新界,蓝色的只能在大屿山附近跑,不能去新界也不能去市中心。当然绿色和蓝色的车交的费用也比较低。这样区分之后,使得香港的拥堵情况大幅缓解。这同样也是一套系统工程。

总结一下,治理一座城市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地面上,公交车够不够;地面下,地铁系统够不够,地下网管系统够不够。并且如果你要增加地铁密度,很可能就会与地下网管冲突,那地下网管是不是要重新布阵,等等。因此这是一个需要科学规划、科学决策的复杂系统,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收费可以解决的。

民生经济的本质就是政府要执政为民,替老百姓想好每一件和他切身相关的事情,食衣住行。只有做到这一步,老百姓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老百姓对政府的施政满意度才会大幅度提高。所以我今天呼吁,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以民生经济为主题的系统工程建设,这才是我们各级政府应该考虑的重大问题,而不是简单搞什么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标签: 科学规划

相关文章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是未来发展之重(转)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是未来发展之重 来源:中国建设报       吴文涛 世界城市的基本要求是其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不仅是经济上融入全球化,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要与世界接轨。面对更加公开、公...

规划模式和理念的变化 - 规划行政实务的角度(转)

《小议规划行政实务中规划模式和理念的变化》 1. 早期介入:政府执政方略形成期的规划介入。执政方略成型后去编制规划,基本上规划就成了执政方略的解读和传声筒。目前规划专业的早期介入途径不多是实...

巴塞隆纳经验:“打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转)

建议大家去把名为《远见的城市-巴塞隆纳经验 》的纪录片看完了再来看本文。 巴塞隆纳经验:“打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作者: 来源:《环球市长》杂志 西班牙的巴塞隆纳是一个有两千年历史的城市,从...

刘家海:以规划法治引领城市法治(转)

以规划法治引领城市法治 —— 城市规划中控规法定原则的理解与适用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良庆分局 刘家海 【摘 要】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突出、强化和科学理解控规法定的...

刘家海:执行《行政许可法》取消城镇私宅规划许可证转让更名业务(转)

执行《行政许可法》取消城镇私宅 规划许可证转让更名业务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 刘家海 一、问题的提出及已然的推进 邕宁撤县建区后遗留的私人住宅出让用地中,既有办理了部分规划许可手续...

从西方城市管理研究热点看新世纪城市发展趋势

从西方城市管理研究热点看新世纪城市发展趋势 作者:吴志强 摘 要:本文从分析世纪转折点上国际城市管理学界研究的八大热点入手,寻求造成这些热点问题研究的原因:世纪转折点上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