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关系

admin15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655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关系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也是城市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市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市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从城市化的战略需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   城市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   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当前的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城市间的竞争,而是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目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等级结构和职能结构划分标准,这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结构体系极不相称,导致区域内部发展不协调,发展战略和规划各自独立,从而,造成了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低层次重复和区域资源的极大浪费。城市规划必须跳出城市自身,将城市融入所处的城市群体系,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    从城市统筹发展的大战略上谋划城市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延缓了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制约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谋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的工业、交通、道路、商业、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以及各项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城乡生产要素布局的统筹发展,做到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   从城市化的客观选择看,城市规划必须突出个性   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当前,城市形象成为热门话题,城市发展呈现出由共性突出到突出个性的转变,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许多建筑遮蔽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兴衰,但如今却被大型商场和高耸的塔楼逐步代替,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失去了自己的历史。西方很多城市政府在处理旧城更新和古建筑保护上的成功做法非常值得借鉴。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   打好“环境牌”,彰显空间特征。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   打好“品位牌”,彰显艺术特征。城市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工艺品博物馆,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市政府、车站、学校、艺术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要按照建筑工艺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临街建筑物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反对出现建筑造型的克隆和雷同,赋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艺术生命,努力建造中西合璧、富于特色和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从城市化的内在要求看,城市规划要合理布局生产力   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作为支撑。城市规划应当深入研究城市发展定位,为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根本保障。   合理布局专业园。园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类型的专业园区正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要着眼于园区经济发展方向,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快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开发与建设。在专业园区布点上,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与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相协调;在园区企业布局上,要做到各具特色、适度集中、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合理布局产业集群。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中,应当采取产业集群的基本战略,培育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发展产业集群要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使区域经济进一步集聚,发展进一步规范,优势进一步发挥。规划发展产业集群要着眼于在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三级层次上构筑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要着眼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构筑产业集群发展的地区优势;着眼于跨区域联合与合作,通过要素资源的市场化整合,发展空间和泛空间的各种形式的城市联盟,在区域贸易和各种形式的贸易区框架下构筑产业集群的新的发展态势。   合理布局服务区。城市产业结构直接反映着城市经济趋向,是城市价值活动和价值流的重要支撑。现代化城市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三产业为重心的新城市经济模式。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城市竞争力的直接反映。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大小直接反映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未来城市的价值取向。在城市规划中,要优先布局中央商务区、金融服务区、现代物流区等现代服务区,以此提升城市竞争力。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关系刍议 作者:宋雅静 文章来源:中华建筑报

相关文章

城市规划价值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过程

有一位地方政府的领导同志,曾经兼任过所在城市的规划部门负责人,他感慨地说过,搞规划的人和其他职业不一样,本来规划局只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但操心的却全是政府的事情;规划本来只属于行业性工作,但考虑的却...

谈中小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近年来,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开始成为规划界普遍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一些城市推广的城市规划公示与公开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阴市自2002年中山公园改造规划开始开展公众参与活动以来,已组织开展了10多次城...

城市规划是门伪科学(转)

怕大家炮轰我,我特别注明下出处: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453469_1.html 规划是门伪科学 这句话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在中国成立而且很明显,一切以汽车...

评《小区配套幼儿园产权之争背后的博弈》(转)

2012年10月14日 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小区配套幼儿园产权之争背后的博弈》,称“小区配套园大好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产权归属不清、国有资产流失的现实问题”。这话本身就不 清,“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就是...

制定城市规划要把握“五要素”

制定城市规划要把握“五要素” 城市规划工作分为规划制定与实施管理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衔接、密不可分。规划制定是整个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搞好城市规划工作,首先要把规划制定好,规划制定主要是把...

浅谈如何规划低碳大都市

究竟什么是低碳都市?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大城市规划建设低碳都市是否更具优势?如何将北京规划成一座低碳都市?日前,本报记者就低碳城市的标准、现状、规划等方面问题专访了著名城市专家、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