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怎样带动城市旅游发展(带专家访谈视频)

admin14年前1557

城市会客厅简介 :    “城市会客厅”是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发起、城市中国网和中国经济网联合国内其他知名媒体重点打造的对话栏目。栏目的特色:聚焦城市改革热点,探讨城市发展道路,汇集城市规划智慧。




视频精选:



 



 



 

要闻:

对话李铁、张吉林:冷静对待主题公园热

对于目前多个城市此起彼伏的主题公园建设热潮,我们需要冷静、科学、理智对待。城市的旅游发展,科学的规划非常重要,地方政府在建设主题公园等城市旅游项目之前,一定要做好科学的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城市旅游,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嘉宾介绍:

李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特邀高级研究员、城市化问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世博会中国馆咨询专家。

张吉林: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

访谈精粹:



李铁:主题公园好不好,旅游消费者说了算

地方要发展旅游,要进行主题公园的建设,政府决策的前提应该顺应市场规律,不能凭主观臆断。要根据各自的特色发展旅游,主题公园好不好,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消费者说了算。

文字实录:

主持人:为什么各地都热衷于建设主题公园?中国现在的主题公园是多了还是少了?
李铁: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政府的角度看,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寻找旅游项目、旅游热点来带动城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不约而同都谈到是不是可以通过主题公园来发展城市的旅游项目。城市是不是可以通过搞一个类似迪斯尼主题公园,来增加一个城市旅游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到这个城市来参观,来增加停留时间,把更多的消费吸引到城市。面对中国的13亿人口,有必要建设更多的主题公园,毕竟我们国家现在人均收入达到了相对比较高的水平,消费旅游成为目前比较突出的消费热点。
张吉林:现在到了发展旅游的时候了,未来几年是中国旅游发展的黄金期。各地出现了有资源就上旅游项目,没有资源就自己造点资源上旅游项目,所以就出现了主题公园热。实际上,主题公园不是雪中送炭的一个事,建一个主题公园未必能把这个地方的旅游业带动起来,旅游还是要讲资源禀赋的,就像采矿一样,矿藏蕴含量丰富的地方好采,而贫矿地区就很难采。搞旅游也是一样,你有景观资源可以搞,你缺少景观资源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发展自己。

 

访谈摘要:

发展主题公园需具备五个必要条件:

“印象”泛滥的困境:

主题公园是否造成资源浪费?

相关阅读:

没文化的城市经营岂能长远?

近年,城市经营者们发现,除了土地,他们还能开发一项有利可图的资源――城市名称。用本地的某种特色对城市进行重新冠名,据说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收到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
此前,湖南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四川南坪县改为九寨沟县,云南中甸县改为香格里拉县均大获成功,一时间有志于旅游事业的地方政府纷纷准备效仿。
去年,襄樊成功改名襄阳,国内城市改名再掀新高潮。据传,河北省石家庄市想改成正定市或西柏坡市,河南新郑市想改为轩辕市,有人建议湖南耒阳市改名蔡伦市,西安市改名长安市。贵州仁怀市出茅台酒,拟将自北宋起900年历史的市名改为茅台市,以树“中国酒都”之名。
这种“市名经营”对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是有效的吗?我认为,不一定,许多改名建议看起来很短视,有点涸泽而渔的味道。“改名大跃进”像南辕北辙,改名者众,但只有几个“成功案例”,且还有争论。其余鲜有能让城市变得“响当当”,反而让世人更加看清地方政府官员没文化、沽名钓誉的“大老粗”本相。
反观世界知名城市,无一不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延续,塑造城市形象更是小心翼翼。试举例与内地城市文化血缘相承的香港,比起国内动辄数千年历史的大小城市,香港从小渔村成长为世界名城不过百年,按理比历史文化内涵是拼不过前者的。
在香港对公众开放的一个知名展览馆里,区区一个建筑协会都想方设法搜罗香港木匠20世纪初开拓城市用过的墨斗、鲁班尺以供人参观――表明香港是中国人用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虽然其发展过程有英殖民地时代的烙印与中外文化的交融,但渗透在骨子里的还是中华传统品格。华人的智慧和开创者胼手胝足的艰辛,都在不言之中,香港的气质油然而生。
你看,虽然有“东方之珠”、“世界购物天堂”诸如此类的别称,香港人却似乎从未考虑过要给自己换一个更炫更靓的名字。诚实、自尊、自如,看得清过去和未来,我以为,这是一座有内涵的城市应有的文化品位。
改名本意是为塑造和提升城市美誉度。过去的经验证明,一座城市文化品牌的增值,更重要的是品牌建设和维持者持之以恒、添砖加瓦、积跬步成千里式的创造与维护。
不管是一家公司,还是一座城池,历久弥香的根源是人们对时间的敬畏,和对其一贯风格的信赖。反反复复、口耳相传,口碑相颂才得以成立,一个名称才在众人和社会中建立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固定关系。脱离了这个过程,名字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印衬着一种刻舟求剑式的愚蠢和浮躁。身上披张虎皮,猫就能变成虎了吗?
当西安早已不复是千年前的长安,却徒然要摘取“长安”的名头重摁在自己头上,日本人断不会因此重新派来遣唐使,到此一游的旅行者也不会因此对这座城市心生更多的敬意,“俺家祖上也曾阔过”的心态只会让人感觉愕然和可笑。
而用某种时新特产来给自己冠名,则令人感觉更加不靠谱。虽说靠山吃山是人的本能,但是若拿茅台酒、普耳茶去代替一座城市的名字,当特产不再时,“资源枯竭型”城市又当再改名重嫁焉?
更为重要的是,相关法规能否真正得以贯彻执行;城市更名所需各项环节能否经得起“推敲”;如何减少群众对当地政府假借发展经济之名而行“主观能动”之实的想法。
改名实际成本有多大、在什么程度上破坏社会共同记忆和文化、论证通过程序是否合理合法暂且不论,我们更应注意这种有些忽略了历史、追求眼前利益的行为,万不能继续染指我们所剩无几的珍贵文化资源。可以辅证的,是这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文物建筑商业化使用话题,例如故宫。
没文化的城市经营,就像没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保护,既不能服众,又不会长远,决策者不可不三思之。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相关文章

改制企业的土地合法使用问题

今天遇到一个案例,有一家老企业使用的租赁土地,租期是1982-2002年,有土地使用证(国有),有房产证。后经改制企业卖给个人所有的有限公司,目前到了2010年,企业考虑贷款才发现土地是租赁土地,而且...

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材质

景观设计中采用的铺装材质包括:石材、鹅卵石、砖、水洗石、彩色沥青等1)石材篇a.优点:美观、坚固,耐久、硬度高、耐磨损且不褪色,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亲切感。b.缺点:工程造价高。c.加工工艺d.常用于广...

抨击主流新闻站思维慢内容低俗

今天才看到关于引渤入疆工程无官方审批的新闻,比工程部分开工的新闻晚了3-4天。 我一直都有看新闻的习惯,主要看的就是网易、凤凰网、腾讯网、新浪网、新华网、南方周末等等,特别是关注城市规划方面的,...

城市规划到底该谁负责?

如果你去百度知道里去搜索下规划局,你会发现很多人在问某某市规划局是谁,特别是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也就是法制建设不怎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呢,他们是对该地区的城市规划不满意,不满意当然要问问谁做的规划,为...

2015年《城市蓝皮书》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在京共同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以“‘十二五’...

国内独立博客主的新出路:拿福能

国内独立博客主的新出路:拿福能

国内的博客收益是很少的,我记得最早的是只有和讯博客上的什么计划,可以自行添加广告代码,靠访客点击广告来收益,后来要搞什么vip,对投放广告有很高的要求。 然后就出现了独立博客热潮,很多人开始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