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城市,可持续的城市形态?

admin14年前城市规划论文2338
640.jpg

[编者按:城市形态也是历久弥新的主题目。集中派、分散派或者折中派,到紧缩城市,城市发展的足迹有时令人感到扑朔迷离。] 

   人口的飞速增长,欲望的不断膨胀,资源的日渐枯竭,使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从专业人士的文件夹中普及到了老幼妇孺的嘴边。在城市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城市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紧缩城市,是在这一系列讨论中产生的一种试图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体系。在此理论中,可持续性发展被认为是通过城市形态的改革就能实现的,并能够创造出美 好的城市生活。这一理论产生和发展于欧美,因此所有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提出,也都是基于西方国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新兴国家如美国等的城市蔓延;老工业国 家如英国等的城市更新

    从可持续的角度研究城市问题,《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这本书可以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重要性。编者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和凯蒂" 威廉姆斯用开放的研究观念,以争鸣的方式编著了这部论文集。而具体的看待每一篇论文,却基本都采用了笛卡尔式的思维体系。作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研究,作者 们以这种体系进行了对常识性知识的严格调查、归纳和讨论,并且明确了一部分要点。这一类基于物理定律和人的基本生理心理表现的解决路径,大体上是一种程式 算法式的研究、设计方法。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我们仍然以笛卡尔式的思维体系继续前进,就会发现辛苦积攒的所有要点,实际上对下一步的研究、讨论,所能起 到的作用将十分有限。

    城市形态的改革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相互联系的关键,在于城市密度及城市规模对交通及尾气排放量的影响。支持者认为紧缩了的城市是最能有效地利用能源的城市形态:因为高密度而降低的交通将会减少尾气的排放,同时还能保护乡村免遭破坏。但另一些观点却认为,即便付出很多,也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更不要说 与最好的效果相比,因为很多的改变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交通作为一个各个方面争论最大的问题,有时被片面的理解了。支持者一直认为紧缩减少了交通需要,而这似乎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紧缩不只意味着距离的缩短, 更重要的是要素如何分布。在这个层面上涉及的问题包括人口密度及其与工作方式、地点的关系,与生活和工作相关的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等等。由于人们总要外出, 居住密度低了,则交通总里程就多,对小汽车的依赖也就越多,而对公共交通的依赖就会变少,进而人均汽油的消耗量就会增加。但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我们的 目标究竟是要减少交通,还是要减少交通的负面影响。根据城市功能的不断变化,提高密度似乎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而如果出发点是减少负面影响,就还有 很多事情可做。

    不论居住或是工作在高密度地区还是低密度地区,人们日常总要与各种各样的地方设施打交道。这些设施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与工作相关的和与工作不相关 的。这种分类使我们看到,出于一种对工作的需要,前者的距离远近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和它相关的交通数量。对于后者,情况则大不相同,比如你会挑选离家相对较 近的超市采购日常用品。但也有些设施不论处于哪个位置都会有人光顾,比如学校。这些事实,决定了与这些设施相关的交通强度的不同。

    基于上述情况,似乎可以认为:密度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在特定的密度内不同人群、产业、设施以及交通方式是如何组织和分布的。

    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讨论所涉及的“城市紧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系统。对于这个系统,西方一贯使用的建立于笛卡尔体系上的研究方式,也就 是认为事物可以被部分的加以研究,并通过对各个结论的加合得出对于整体的把握、认识和预测的方式,显得无用武之地。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作为一个复杂构成物 的城市,它的整体功能是大于各个部分之和的。特别是当研究已经涉及更加广泛的层面——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城市——的时候,问题就更加明显了。

张甚 2006-8-21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d4003010007m4.html

 

相关文章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建设评述(转)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建设评述 作者:陈东湘 来源:《市长参考》 目前我国大陆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副业化、村镇发展无序化、离农人口“两栖化”等现象。农村居民点也存在空置、闲置多...

论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

【提 要】 本文通过对现行城市规划制度与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存在与新城市时代发展相悖的深层问题评析,指出现有城市规划制度的异化与混乱、城市规划管理的“失灵”与 “失败”,提出必须加快城市规划全方位适应...

多元利益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管理

中国正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有1300多万人口要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城市生活、工作和居住。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城市...

【城市中国网】系列项目分享之第一季:旅游发展规划

【城市中国网】系列项目分享之第一季:旅游发展规划

编者按: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接近50%,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5%左右。“十二五”以及今后...

郎咸平:香港路这么窄为何不堵车

我们一直有一个错觉,就是只看到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的停车费比我们贵,以为把停车费提高了,就可以像人家一样解决拥堵问题。殊不知人家停车费高是有原因的,这些城市都有非常科学的城市建设系统工程,有完善发...

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发展观解读(转)

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发展观解读 本文分析了美国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念产生的背景、实现途径和组织机构。本文认为,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思想虽发展于相同的年代、针对共同的问题, 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