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创新规划管理探究

admin11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102

基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创新规划管理探究


作者:石耀祥

摘要:近一、二十年来,我国城乡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从几个大的不同的方向分别对城乡规划的发展做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构建,城乡一体化,创新

前言:近年来我国城乡规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也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 我们应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发现实际问题,深刻认识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的重大意义;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准确把握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的核心内涵。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确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审时度势,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确立了“两带隆起、三点联动、两翼齐飞、全面崛起”的发展总战略,制定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引导(企业向 园区、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三集中”,突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三个重点”,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建设、公 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等值化发展新格局。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了小城镇带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新民居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管 理、循环生态农业等多种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进程。

二、坚持规划先行,构建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

规划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龙头。一是立足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谋划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两带隆起、三点联动、两翼 齐飞、全面崛起”的总体发展战略,全面制定县城扩容“1+2”组团发展模式规划。制定镇总体规划、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和科学发展示范村的规划编制。二是 全面落实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化步伐。全面实施“三点联动”的大县城规划项目建设,现代气息的城市面貌得以彰显;全面启动文化生态产业带和老城开发改造项 目,打造靓亮文化产业带;各小城镇开发建设逐步兴起,城市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做好 “前瞻性”城乡规划

1、规划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

规划的水平决定了今后城乡发展的水平。因此,各级规划部门必须谋大局、管大事、看长远,既要立足当前,给当代发展指明方向;又要预见未来、符合 长远,给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在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过程中,要做到前瞻性,应多方征询意见和建议,推动总体规划的公众参与。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应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参与,认真听取专家、部门和公众意见。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规划草案通过公共场所、报纸、 网络等途径公示,设置固定渠道收集反馈意见,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规划上报审批时,应当附具公众意见采纳的情况说明。 规划批准后,应当通过固定场所、报纸、网络等途径公布,并设置查询途径,便于公众查询。

2、规划要强化协调性

加强总体规划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调控。深入研究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态势,以及当前经济形势下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策略,合理确定城市 的区域定位、发展目标和战略,注重与周边地区在产业、空间、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重大政策决策要经过咨询研究部门的论证。每有重大决策,都先由具 有真才实学专家组成的政府咨询机构进行专题研究,各自独立提出可选方案,并组织内部讨论会加以讨论,再由政府领导拍板决策。规划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城乡规划 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不断创新城乡规划管理机制,健全工作制度;要加强规划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

3、规划要保持严肃性

规划部门、各县(市)区要严格规划审批,强化大局意识,加强规划监察,坚决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任何人都不 得随意变更城乡规划。探索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目标、途径和规划技术方法,按照节约型城乡建设要求和集约发展、节能减排、生态友好等原则,合理确定产业和空 间发展战略,在功能布局、土地利用、综合配套、建设标准等方面贯彻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理念。

4、科学划定城市规划区,保障城乡规划依法实施和管理

划定城市规划区,应当考虑城乡统筹的要求,满足规划控制和依法实施管理的需要,包括建设用地、在成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布置的各类基础设 施、各类需要规划保护的区域、江海岸线以及其他因城乡建设和发展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设区市的城市规划区宜覆盖市所辖区的行政区域,县级市和县城的规 划区宜尽可能覆盖县(市)的行政区域。规划区范围的规划内容和深度应适应规划控制和管理需要,且能为编制下一层次规划提供必要依据。

5、坚持城乡规划法的各项基本原则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地方政府不仅要提高执行力,需要审慎看待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尤其是对地方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还要充分发 挥地方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主导作用,在挑战中发现和抓住机遇,在调整中积蓄经济发展后劲。为此,要超前做好未来中长期基础设施需求预测和总体布局规划及 建设计划,消除市场的盲目性,为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打下基础;明确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规划和项目审批方面事权,中央政府应致力于建立一种激励地方政府相 互合作的利益机制和监督机制,使地方政府将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融入上级政府的总体规划中,便于规划的统一协调。在当前地方政府仍然延续“争投资争项目”思路 的前提下,应强化中央政府协调基础设施投资的能力,保留对某些全局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经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 用。

6、保证地方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的连续性

对于城乡基础设施落后,各部门相互独立,城乡建设缺乏统一科学性规划。一些新换届的政府领导热衷于推进“民心工程”“ 实事工程”,有些工程的实施往往缺乏长远规划指导,在城市交通等基础建设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造成了巨大浪费,有悖于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不利于地方可持续发展。今后应努力杜绝“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中倡导在统一规划指导下的科学、合理安排和实施,在关注地 方政府政绩的同时,更加注重政府的中长期规划,关注每一届政府在任期内对规划连续实施的绩效,关注普通百姓的切实利益。

四、开展规划创新,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城乡规划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建筑号称“百年大计”,规划形态延续的时间更长,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规划师智慧的一笔,不仅可以节约投资千百万,还可以惠及子孙后代;如出现一次败笔,可能浪费千百万,还要殃及子孙,贻害无穷。

1、突破新规划思想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前瞻性、全局性、协调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新的规划理念。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广泛地激发全县人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2、规划需要城乡发展与自然保护相协调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城市规划管理者最崇高的责任,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规划必须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 起来。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应该忘记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达到和谐的必经之路。

3、加强城乡发展规划,拓展城乡发展空间

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加强规划编制和项目审批的透明度,加快建立和推行“阳光规划”机制,切实提高规划的社会参与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 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完善城乡管理机制,理顺规划管理体制,推进改革,加大创新力度,切切实实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和对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我们的 规划管理水平,实现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力争使我们提前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葛丹东,华晨.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新方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47 - 54.

【2】陶希东. 我国中心村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J]. 上海农村经济,2010,(2) : 31 - 33.

【3】张大玉,欧阳文. 生态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23(1) : 26 - 30.

相关文章

刘家海:规划管理中的法律思维训练(转)

【按】法律思维所秉持的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精神,其功能相当于给我们撑起一把保护伞:下雨了挡一下,不让自己淋湿;太阳太大了,遮一下,不让自己晒晕。这既是常态下有效对付异常情况的可行办法,也是异常情况下有效...

城市规划实施机制的逻辑自洽与制度保证

城市规划实施机制的逻辑自洽与制度保证 ——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实践 作者 陈宏军 施 源 【摘要】近期建设规划作为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一个创新,在相当程度上契合了城市政府调控城市发...

花园城市-新加坡---观后感(转)

       本文根据《城市的远见》系列纪录片整理而得 英国人史丹佛·莱佛士在一八一 九年抵达新加坡,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荷兰人手中取得新加坡的经营权。五年后,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之...

城市广场的价值思考

城市广场的价值思考(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万 敏) 一. 城市广场的社会价值   广场以其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巨大的凝聚力。每到夜间,人民趋之若膺,休闲、散步其乐陶陶。即...

德国空间规划法(转)

德国《空间规划法》(Raumordnungsgesetz,简称ROG)制定于1965年,并于 1965年4月22日正式生效。1991年7月25日,联邦议会对该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修订,新法自1993年5...

正确认识股权转让与土地使用权转让

正确认识股权转让与土地使用权转让 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是企业之间经常发生的行为,以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形式实施土地开发利用,和以项目公司股权转让的方式实现土地开发利用,对加快土地开 发利用、提高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