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香港建筑发展史

admin9年前城市规划论文1874



导语    香港建筑是变化多端的。由于土地有限,很少市区内的历史建筑能够保存下来。可是,作为现代建筑的中心,很多古老的建筑物都被拆卸让出空间给新的建筑物。香港建筑的历史可以粗略分成三个时期,中国传统建筑时期、欧美建筑时期及现代建筑时期。

△中国传统建筑时期

在未开埠之前,由于地缘关系香港的建筑特色与岭南一带的没有分别,都是以传统中式庙宇、村屋、围村为主。因为当时大部分香港人都是渔民,所以沿海一带都建 有很多观音庙、天后庙、侯王庙,来保佑平安。在清康熙八年(1669年)复界后,很多潮州人及客家人迁入元朗、北区等地,为了保卫家园,他们建设了不少客 家围村及更楼。

香港著名围村有元朗锦田吉庆围、沙田博康邨旁的曾大屋、上水乡内的上水围、由彭氏家族兴建的粉岭围和九龙新蒲岗东光道的衙前围村。到了开埠初期,中环太平 山街附近人口急增。因此人们开始大量兴建唐楼解决居住问题。唐楼不少混合了中式及西式建筑风格,常以西式的石柱及装饰花纹配以中式的小型露台。由于当时的 建筑技术所限,一般唐楼都属3至4层高,分为前、后座,前面设有骑楼,部分则设有露台,楼底比现代住宅建筑为高。唐楼地下一层通常为商铺,楼上则作为住 宅。唐楼没有电梯,只有楼梯连接各层,很多旧式唐楼没有厕所设施

随着香港人口不断上升,城市不断向西环、铜锣湾及九龙各区发展,所以唐楼在这些地区不断涌现,直到香港政府推出公共房屋政策为止。深水埗的雷生春,湾仔的 蓝屋都是著名的唐楼。因为后来开始改用三合土为建筑材料,唐楼的楼层可以多达7层。现在大部分战前唐楼由于城市发展及日久失修而慢慢消失。

欧美建筑时期

开埠之后,英国人带来了维多利亚时期及爱德华时期的建筑风格。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采用新古典主义设计的立法会大楼、以花岗石雕刻闻名的中环警署、第三代香港 邮政总局、美利楼等等。前香港会所大楼建于1897年,风格则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香港首次被认为是大厦的建筑物建于1904年6月至1905年12月之 间。该建筑物由五个大楼组成,每个都有5至6层。当时由占姆·凯撒克与保罗·遮打合资创办的香港置地所兴建的。大部分高楼大厦都是商业用途

首个被认为摩天大厦就是建于1935年的前汇丰总行大楼,当时已经设有空调。大厦楼高70米,共13层,设计属美国芝加哥学派。现在则由1985年所建成 的香港汇丰总行大厦所取代。在香港,拥有30年代的现代竖直线条及德国包浩斯风格的建筑物只有中环街市和面临被清拆的湾仔街市。湾仔街市是由当时工务局内 的英籍建筑师所设计的,而且还有一点装饰艺术运动后期那种流线型外貌的风格。位于香港黄竹坑华南总修院则揉合了中国及意大利建筑艺术,成了当地很有特色的 建筑。

△现代建筑时期 

一直以来兴建的高楼大厦都是作商业用途。直到1953年石硖尾大火,多层楼宇才成为居住楼宇的标准,同时也成了公共屋邨政策的标准。兴建于1965年的美 孚新邨标志着私人屋苑时代的开端。首个为中产阶层而设的大型私人建筑项目就是1972年由太古公司负责的太古城。太古城的设计重点是没有把土地浪费在铜像 或地标身上。这样的设计成了新标准。

1985年重建的香港汇丰总行大厦是香港第一个提供中央空调的商业大厦。中环的高级商业楼宇的需要日渐上升。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中环成了大量高楼大厦的集中地。这些大厦构成维多利亚港吸引大量游客的天际线。

1990年代起,一些住宅楼宇亦以摩天大楼形式兴建,部分住宅楼宇的高度比一些国家最高的办公室大厦更高。现时全港最高的住宅天玺是世界第7高的纯住宅大 厦,其他还有君临天下、晓庐等等。随着启德机场在1998年关闭,因飞机降落安全而设的管制高度也提高了。很多摩天大厦都计划在九龙兴建,包括了西九龙填 海区。
虽然纽约市整体来说有很大的面积,但是香港的天际线比纽约市的还要长,共由7000栋摩天大厦所组成。这些摩天大厦中包括了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中环广 场、中银大厦、中环中心、擎天半岛、朗豪坊等等。除了商业大厦外,很多基础建设也是著名的建筑物,例如青马大桥、汲水门大桥、香港国际机场、汀九桥、昂船 洲大桥等等。
标签: 建筑设计

相关文章

英国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建设

早在1898年,英国建筑规划大师埃比尼泽·霍华德就率先提出“小城镇”概念:小城镇将为城里的居民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有足够的空间为市民提供阳光、空气和优雅的生活;城镇周围被绿化带环绕,不仅能为城镇人口...

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摘 要: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而房地产开发是把多种原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人们...

规划管理中看物权法中共有权、相邻权、地役权制度

从物权法确定的共有权、相邻权、地役权制度 看针对规划部门的行政争议 在一些城市发生的采光、通风及“景观权”、“眺望权”纠纷和侵犯业主共有权案件,近年来出现了向行政案件转化的趋势,行使规划管理职...

审慎处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八个关系

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各种因子构成了一个内在逻辑关联极为紧密的系统。因此,在城建工作中必须统筹规划,全面考虑,不能跳跷...

对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地质条件的思考

对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地质条件的思考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重,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多年的实践中了解到,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必须要以防为主,...

解读“英国城市复兴“(转)

近年来,在英伦三岛及欧洲大陆乃至北美,正发生着一场宁静但深刻的城市革命,这场社会运动的核心,就是将城市复兴(Urban Regeneration)的理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在各个城市和地方,进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