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搬新址近500学生身体异常背后的管理漏洞

admin9年前1658
640.jpg

中学搬新址,近500学生身体异常

央视新闻消息,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493名学生身体出现重大异常。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专家称校区受到的污染与化工厂地块上污染物吻合。化工厂职工曾将危险废物偷埋地下。

教育部门:选址时做过环评

学校原建筑存安全隐患所以另建校区,教育部门称已做环评。然而评估报告只考虑了常规污染物指标。报告中还指出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受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而建校用的正是抽上来的重污染地下水。

为什么这个事情会发生,事件背后的管理漏洞是什么?

正如新闻报道提出的2个重大环节是规划选址和环评。

作为规划管理部门,学校的选址,从正常的管理流程来说,只要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从地块用地规划性质和地块界线出发,草拟选址方案就可以了,不用过多考虑环保因素,除非一般的独立选址项目,或者项目本身有重大环境污染的项目的才会进行论证和公示等。

只有等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才会按照规划部门的选址红线去进行开展前期工作,比如安评、环评、能评、用地预审等,等几大评估报告等到各个主管部门批准后,才可以取得立项报告。

那么环境评估公司认真做环评了么?不负责的环评公司甚至可以不去现场,只凭选址红线、建设单位项目文字介绍和谷歌地图就能编制出一份评估报告出来,对于这种学校、普通居民小区,生活污染物的种类是固定的,污染物的数量可以按照人口来计算出来,三废怎么处理有固定模式,炮制一份环评报告太容易了。至于项目周边是啥情况,从谷歌地图上看看,再问问建设单位,最多到现场简单踏勘,能现场取样回去化验的已经实属不易。能在报告里提出“土壤和地下水已受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已经算不容易了。至于是不是如果学校只要不利用地下水,该工程是不是安全,是不是经过计算和论证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学校用地的污染应该是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很多化工厂土地收储后,环保部门要监督化工厂通过换土等办法处置到位,方可安全利用。

再来说本事件中,环保部门看到环评报告中相关说法后,应该是怎么样的环评批复意见,这个倒是很关键。一种可能是依照环评的说法,要求建设单位今后不能开发利用地下水,甚至提出施工过程也不能利用地下水;一种就是啥也没有说,只是通常套话,直接同意了。

后面就是发改委了,看到环保部门有批准文件,估计连是什么意见也不会看,直接就会发立项批文。

规划部门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求建设单位提供环评批复都会被视作是增加收件,的确规划部门的办理两证的法定要件里没有要求收环评批复。

如果有可能的话,在发改委牵头组织的扩初设计的评审会上,各部门有一个会面,是不是会提出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倒是有一定的可能。

作为规划管理部门,今后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关注这个问题。

之前在规划局管理群里听到一个案例,也是江苏某地,也是关于学校规划的。

某地选址一个初级中学,拟选址范围符合城市总规控规,但是规划局考虑到附近有一个设备厂,可能噪声比较大,因此发函给环保局及教育局,要求他们对拟选址范围提出意见,结果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后,顺利进行环评批复及立项,后来正常报建,建成后学生家长质疑选址合理性,提出接送小孩时觉得噪声过大,政府信访部门调阅当时的环评,环评中的噪声污染仅仅考虑到了学校的噪声对周边的污染,并未实测周边工厂的噪声及学校用地边界的噪声值,后实测后果然不达标,最后协调多方,在学校和工厂用地界边缘增加了挡声墙隔音板密植乔木灌木等等。

大家怎么看。

相关文章

杂记0902

  时间过得太快,都9月份了,要回顾一下4月份以来发生事情。   4月初,告别了审批中心发证岗位,回到局里,才发现有得必有失,忙得顾头顾不了尾,加之年初科室职能的...

超多最新实用CAD免费资源下载

从牛牛的博客转来的好东西,不知道是谁的115网盘!里面有设计类的软件下载、视频教程、教材、素材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视频教程=== http://u.115.com/file/...

南京溧水试点“一枚印章管审批”5月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南京被称为“一枚印章管审批”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启动,试点先在“一区一园”溧水和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5月底前完成。同步在江北新区推进,并适时在全市各区(园区)推广,分类分步走。 日前...

汽车时代的自行车之都-哥本哈根

前言:大家还记得去年世博会上的丹麦馆吗?丹麦馆是一座双螺旋形的建筑,其人行道和车行道,从地面盘旋两次到达12米的高度,又盘旋而下回到地面。自行车在丹麦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了提倡环保的出行理念,...

住建部副部长黄艳对规划人提出7条职业底线

黄艳副部长在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对城市规划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底线提出了要求: 1、不允许套用简单、程式化“城市规划原理和方式”对待所有被规划的城市,从规划编制源头,要敬畏城市历史和自然,正...

规划人需要关注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部分2015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 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国发〔2015〕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研究论证,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90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