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没有对街头公园、街头绿地,社会资金参与冠名、维护、运营的案例?

admin1个月前240
640.jpg

这是一个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和社会资本参与的专业问题。

 

首先看重庆的案例,搜索结果中显示重庆两江新区在公园市场化改革方面有丰富经验。他们探索了三种模式:一是公开招投标,将公园配套资源打包吸引社会资本,如金州公园由渝高公司运营,扩建了停车场并新增了咖啡馆等设施;二是招商引资签订管理协议,如龙塘湖公园由龙湖集团运营,增加了灯光秀、沙滩乐园等设施,举办活动带动周边商业8;三是土地出让时要求开发商一并建设公园,如锦绣山公园。这些改革带来了显著效益:17个项目协议投入21亿元,年运营收入超5亿元,节约财政支出3300万元。

广州也有相关案例,荔湾区逢源街道发动荔湾区百货商会出资10万元捐建了"和园"口袋公园,将200多平方米荒地变为社区公共空间。中山市西区街道则采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模式,引入企业投资1000万元建设"悦生自然营地",将荒废田园变为文旅项目。

上海虹口区曲阳路街道改造了668平方米的三角地大连菜场附属绿地,但未提及社会资本参与。鄂尔多斯的案例更多是居民参与回收活动换取积分。

重庆还有社区基金模式,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建立社区基金"蓄水池",通过场地低偿服务、品牌服务收费和"三个一点"众筹等模式筹集资金,用于社区服务项目。

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将生态修复与商业开发结合,如将废弃矿山改造为刘志洲山体育公园,举办赛事活动;将盐河治理后打造为文旅"爆款",带火夜经济。

这些案例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市场化运营模式(如重庆、中山案例)、社会共建模式(如广州、重庆社区基金案例)和生态价值转化模式(如连云港案例)。准备用表格对比不同模式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并在回复时在关键信息处加粗,如"年运营收入超5.22亿元"、"节约财政支出3300万元"等数据,以及"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社区基金"等核心概念。

 

国内城市绿地管理中,社会资本通过冠名、维护或运营参与街头公园和绿地的案例已逐渐成熟,形成了多种创新模式。以下是三类典型模式及代表性案例,涵盖市场化运营、社会共建、生态价值转化等方向:

 一、市场化专业运营模式:企业主导+政府监管

通过招标、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入企业,实现绿地高效运营与自我造血。

重庆两江新区公园群(龙塘湖公园、金州公园等)

运作方式:政府将公园配套用房、用地打包招标,企业投资改造并运营。例如龙塘湖公园由龙湖集团运营,新增灯光秀、沙滩乐园等设施,举办大型活动(如水上灯会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拉动周边消费2000万元);金州公园由渝高公司扩建停车场、增设咖啡馆和篮球场等。

冠名与收益:企业虽未直接冠名,但通过活动品牌曝光(如“龙塘湖灯会”)提升影响力。运营收入反哺维护成本,17个公园年收入超5.22亿元,节约财政支出3300万元。

保障机制:政府通过“五大指标体系”确保公益性不变,如免费开放时长、绿化比例等8。

中山市西区街道“悦生自然营地”

政企合作:政府提供荒地,企业(和光文旅)投资1000万元建设岭南田园文旅综合体,打造精品民宿、生态湖泊等。

运营成效:2025年“五一”营收约2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及周边环境提升2。

二、社会共建共享模式:社区/社会组织主导+多元参与

以社区基金、企业捐建等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强化基层治理。

广州荔湾区逢源街道“和园”口袋公园

社会资本参与:街道发动荔湾区百货商会出资10万元捐建200㎡荒地公园,商会全程参与设计、施工及命名(“和园”),政府负责监督资金使用。

功能转型:从废弃停车场变为居民休憩空间,提升社区凝聚力与商业活力。

重庆渝中区上清寺街道“社区基金”

资金池构建:通过低偿出租社区空间(如咖啡吧)、品牌服务收费(如红色文旅参访)及公众捐赠,年募集资金58万元注入社区基金。

项目落地:基金支持“一角咖啡”助残项目、儿童教育活动等,联动企业建立“商居社联盟”,积分兑换激励居民参与绿化维护。

三、生态价值转化模式:废弃地修复+文旅开发

将生态治理与商业运营结合,实现“绿水青山”变现。

连云港海州区盐河巷亲水公园

政企协作:政府清淤治污提升水质至Ⅲ类,企业依托古运河文化开发游船观光、非遗市集等夜经济项目。

 

经济效益:2024年游客量360万人次,营收2.7亿元,带动千人就业10。

刘志洲山体育公园(废弃矿山改造)

社会资本投入:企业参与建设山地自行车赛道、露营基地等,举办全国性赛事。

收益分配:门票及活动收入覆盖维护成本,周边农家乐旺季日营业额破万元10。

模式对比与实践启示

以下表格总结了三种模式的核心特点与适用场景:

模式类型 核心机制 典型案例 适用场景

市场化专业运营 企业投资运营,政府监管 重庆龙塘湖公园 大型公园/需商业活力注入

社会共建共享 社区基金/企业捐建,居民参与 广州“和园”口袋公园 小微绿地/社区公共空间

生态价值转化 生态修复+文旅开发 连云港盐河巷公园 生态修复区/滨水空间

共性经验:

政策创新:重庆明确“住改商”审批流程,激发临街商铺活力;

长效维护:企业通过活动营收覆盖管护成本,减少财政依赖(如龙塘湖公园年节约养护费3300万元);

社区赋能:广州、重庆案例中,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共建者,提升治理黏性。

未来探索需平衡公益性与商业性,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投入,让街头绿地成为“可持续的美好风景”。


相关文章

吉林省就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海绵城市到底该咋建?省住建厅日前起草完成了《吉林省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征求意见。来看看吧。 6大基本原则 避免盲目建设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征求意见稿,确...

2012年第二季度国土部违规用地事件通报

2012年7月,国土资源部举行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新闻发布会。为了发挥典型案件的示范引导作用,国土资源部决定向社会公开通报5件典型案件的查处结果,这5起案件是: 一、内蒙古自治...

德国出租花园的介绍

德国的“出租花园”最早出现于19世纪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有三种不同的起源。 一是在社会工业化过程中,大批农民放弃了农耕生活,涌入城市,成了收入微薄的工人阶级。他们的生活贫穷、营养不良、居住条...

公务员考试范文:城市让生活更幸福(转)

看到一个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不禁想转来与大家共享 阅读给定材料,结合实际,围绕“城市让生活更幸福”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三句话伤了规划管理人员

1、要你管? 2、要你管! 3、没有一个人说你们规划局好! 最近忙死了,烦死了,跑得脚都弄伤了,明天请病假。...

《新建区组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职能划转有关事宜过渡期运行工作实施方案》​全文2022年3月

成立行政许可审批局,本意是把所有的行政许可审批职能都纳入一个部门管理,提高效能,做到一个窗口对外服务、一枚公章管审批,方便群众。但是现在一些地方行政审批局行政权力事项又“划回去”原行政机关。比如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