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块分割的城市规划侵蚀城市活力

admin14年前城市规划论文2040
640.jpg

建国以来,我们的规划部门和设计单位,多沿袭苏联模式的规划设计思想思维,即大尺度的条块分割的规划思维。以大尺度、大规模、大体量、大区块、功能单一的开发为主要特征。这种规划方法相对简单,在规划图纸上以河流或道路为界,就可以规划出各种功能分区:商业区、工业区、金融区、政务区等等,手起笔落各种美好的前景跃然于图纸上,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背后的为什么。为什么此处是个商业区,它的交通区位合适吗?为什么此处是工业区,区域的资源要素能支撑工业的发展吗?而这些都是城市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关键问题。

  近几年来,条块分割的城市规划,给城市带来的伤害正慢慢显现,交通拥堵、睡城、卧城、空城等等“城市病”,在空间上都可以直接间接的归因于这种传统而机械的规划思维。

  在中国,条块分割的规划已经与政府机构融为一体了,使得问题更严重。条块分割的背后是各自为政的行政分割,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互相为了GDP而竞争的地方政府。你搞一个CBD,我就要搞一个RBD,你是国际金融中心,我是亚洲金融中心,互相竞争,比谁的马路修得更宽,广场修得更大,摩天大楼修得更高。区块间的定位也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一切都是围绕政绩GDP的竞争。过度的城市之间的竞争,使得当政者把城市当做政绩表演的舞台,反而忘记了城市是拿给人类居住的,以政绩为导向的城市建设,自然会导致城市病丛生。

  城市的道路和广场,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意义,成了威权和政绩的炫耀,一是割裂了原有的城市文化联系,二是割裂了城市的空间联系。

  齐奥塞斯库执政时期的罗马尼亚,曾经修建了宽度达120米的社会主义胜利大道,拆毁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其终端连接的是体量巨大的议会大厦,用以炫耀社会主义威权,用以庆贺各种胜利的游行示威。这些庞大的建筑群花费20多亿美元,“人民宫”占地面积达33万平方米,建筑11层21组,是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宏伟建筑。建筑空间220万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三,到1989年剧变时还有四层地下建筑尚未完工,只剩与城市格格不入的建筑物昭示着那段历史。

  过宽的马路、过大的城市广场,经常会割裂城市内部的空间联系,甚至造成城市孤岛,扼杀原有的活力。拥有30万人的天通苑被规划为功能单一的居住区,一个小城镇规模的人口,只在这个区域居住,他们的工作、娱乐、购物都要依赖主城区,造就了大量的潮汐式的人流。联系天通苑与外界的道路却严重不足,不仅使13号线地铁人满为患,地上的道路也拥堵不堪。

  安邦认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建设应该围绕“功能中心”规划布局。“功能中心”的概念是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提出的,他认为,今后的超级城市建设,必须要加强、调整城市的“功能中心”的规划和布局。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工程,城市中的不同要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的不具有支配性的影响力,如居住型小区;有的具有支配性的作用,比如医院、政府中心、用来休闲、交流的广场、文化中心、学校,甚至是富有地位的集市,这些城市元素应该集中规划,以此构建成为城市的“功能中心”。这些功能中心摆放在哪里,哪里就有了基本的活力,摆在新城,才能让新城不是睡城和空城。所以规划新城,首先就要规划、构建“功能中心”!比如一、两所学校,可以成为一个小的、有支配性影响力的功能中心,如果是一个小城市这就够用了。因为有学生,就有学生宿舍,有住宿需要;有餐饮设施的需要;有书店的需要;有学生和老师聚会的需要,等等。一堆商业需求就出来了,人的集聚也实现了,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也形成了,这样就构建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根基。新城建设只要有这种具有支配性影响力的功能中心,自然就不会成为死城、睡城。

  条块分割的城市规划思维,正在侵蚀着中国的城市,必须要摒弃这种落后的规划思维,围绕具有支配性影响力的功能中心调整布局,这也是根治中国城市病的最佳入口。

本文供稿:民间独立智库安邦

相关文章

王俊:关于租赁国有划拨土地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总结

引言 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的土地制度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以有偿使用为原则,无偿使用为例外,其中无偿使用的国有土地基本上属于划拨用地;因土地使用人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可以理解为实际上划...

老子的自然主义与城市规划

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及对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  中国古典哲学洋溢着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老子所说的人、地、天、道这四大,是老子关于世界存在的划分。老子所说的人、地、天是世界实体存在,而道是虚体...

东京、伦敦、巴黎控制城市规模的几项措施

早在二次大战前,伦敦和巴黎市区就十分拥挤,用地紧张,市区工业无法发展,而资本主义生产竞争,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市区内仅有的地皮,价格昂贵,因此一些有条件往外迁的工业就开始往市区外迁移,但往往迁至离市区不...

什么是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为统一规范 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受建设部委托,进行行业标准的编制。《标准》提出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内 容,并对相关技术内容和要求进行规定,如交通...

日本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日本自1888年颁布《东京市区改正条例》起,在迄今为止的一百多年中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对日本的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可以说,日本城市规划的历史就是城市规划...

国外物流园区规划及经营模式

据统计,全国在建和已建成的各类物流园区已经逾千,然而空置率却达到60%。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吴清一指出,物流园区不景气不是运作的问题,也不是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而是大多数在规划阶段就已经埋下了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