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为何屡禁不止

admin16年前1485
640.jpg

上网易新闻的首页看看最近关于高地价高房价的评论文章,有点感慨。 从3月28日到4月1日,新华社一连5天发表“新华时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 一连4天的痛斥后,1日发表的题为《“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的新华时评指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当务之急是从制度安排上弱化地方‘以地生财’的冲动。”如何遏制冲动?文章建言,“给予地方更多的资金支持。” 眼下多数市场人士坚信,在不增加地方财政支配权力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这一局面很难由“调控”二字解决。而物业税则被视作增加地方政府收入的当然选择。 “新华时评”观点摘要 4月1日《“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更何况,房地产开发当年就能见效,对GDP的“贡献”显著。如此情况下,又如何寄希望于地方政府主动控制房价? 3月31日《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现有的土地招拍挂属于供给垄断和需求竞争型。这种供给垄断与需求竞争并存的模式,必然造成需求方恶性竞争,导致地价不断暴涨。 3月30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房地产业需要公开的不仅是开发成本,而且开发过程涉及的所有审批环节都应该彻底公开。全面挤压腐败的空间。 3月29日《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地方政府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不能再沉溺于地产投机所带来的“人气”和“财气”当中。 3月28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透支未来的卖地财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更意味着依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发展难以持久。 不能、严禁、严控等等词汇都喊遍了,为什么还不能减少这个情况呢? 作为地方来看,不是想违背上面的意见,而是擦边球打习惯了,理解上级文件精神的套路走惯了,没有房地产开发,而是城市建设;没有腐败,而是不打紧的激活机动;没有高地价,而是土地资产的价值体现;没有高房价,而是地方经济繁荣的生动体现,而是人民群众富足的表现哦……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地方上也没有多少官员是坏到家的,也是想造福地方,得到群众的赞扬,自己得到上级的提拔的。可是,考评是个要个标准和比较的啊,财政收入和gdp是肯定的,甚至于和邻近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总量和房产税收也是比较的一个方面,很多地方将房地产开发总建筑面积作为考核房产局、建设局和规划局工作的一个硬性指标,也有的是作为招商引资的硬性指标,甚至是要通过各种包装将外资引进当地开发房地产。 除了要讲很多不能,能不能做点其他积极的事情呢?比如加强对下级的考核制度,之前提到的绿色gdp的概念,好像也没有落实…… 加强对地方各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约束,很多上面的政策不知道如何执行,这种情况真的很多,不理解,没有实施细则,没有条例等等,哪些违法哪些可以结合当地情况灵活机动。

相关文章

哥本哈根50项措施建低碳城市

前不久,丹麦的哥本哈根宣布到2025年,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性城市。其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目标是到2015年把该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使哥本哈根的二氧...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考研(快题设计真题)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考研之规划设计(快题设计)真题,狮子山男孩在城市规划博客首发!!预祝2011年考研成功,圆梦华科! 下载地址:http://u.115.com/file/f01aa...

新情况新观念改变城市规划学科发展

如果你参与了最近的城市规划管理超级群的讨论,那么你应该有所觉察,我们的城市规划学科在被一些新情况新思路所左右。 全球环境在恶化,热带雨林在急剧减少,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海面...

城市规划不应被权钱肆意涂抹

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型建筑的使用寿命一般都超过50年,而我国“短命”建筑不在少数。民调显示仅8%的人满意所在城市规划,83.5%的人将城市建筑“短命”的原因归咎于“地方领导片面追求形象、政绩”。(2月2...

江苏省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什么时候报名

早就准备参加2010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了,看到其他省份的报名早就开始了,像湖北等地最早的5月28日都要报名结束了,今天都5月25日了,江苏省的报名公告居然还没有出来,真是奇怪啊! 哎,其实什么...

推广屋顶绿化没有政策支持是肯定不行的

不少发达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奖励和强制执行两种途径,规范屋顶绿化发展,促其普及,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必然。我国尝试绿化屋顶的设计与建造起步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近年一些城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