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为何屡禁不止

admin15年前1225

上网易新闻的首页看看最近关于高地价高房价的评论文章,有点感慨。 从3月28日到4月1日,新华社一连5天发表“新华时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 一连4天的痛斥后,1日发表的题为《“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的新华时评指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当务之急是从制度安排上弱化地方‘以地生财’的冲动。”如何遏制冲动?文章建言,“给予地方更多的资金支持。” 眼下多数市场人士坚信,在不增加地方财政支配权力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这一局面很难由“调控”二字解决。而物业税则被视作增加地方政府收入的当然选择。 “新华时评”观点摘要 4月1日《“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更何况,房地产开发当年就能见效,对GDP的“贡献”显著。如此情况下,又如何寄希望于地方政府主动控制房价? 3月31日《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现有的土地招拍挂属于供给垄断和需求竞争型。这种供给垄断与需求竞争并存的模式,必然造成需求方恶性竞争,导致地价不断暴涨。 3月30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房地产业需要公开的不仅是开发成本,而且开发过程涉及的所有审批环节都应该彻底公开。全面挤压腐败的空间。 3月29日《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地方政府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不能再沉溺于地产投机所带来的“人气”和“财气”当中。 3月28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透支未来的卖地财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更意味着依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发展难以持久。 不能、严禁、严控等等词汇都喊遍了,为什么还不能减少这个情况呢? 作为地方来看,不是想违背上面的意见,而是擦边球打习惯了,理解上级文件精神的套路走惯了,没有房地产开发,而是城市建设;没有腐败,而是不打紧的激活机动;没有高地价,而是土地资产的价值体现;没有高房价,而是地方经济繁荣的生动体现,而是人民群众富足的表现哦……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地方上也没有多少官员是坏到家的,也是想造福地方,得到群众的赞扬,自己得到上级的提拔的。可是,考评是个要个标准和比较的啊,财政收入和gdp是肯定的,甚至于和邻近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总量和房产税收也是比较的一个方面,很多地方将房地产开发总建筑面积作为考核房产局、建设局和规划局工作的一个硬性指标,也有的是作为招商引资的硬性指标,甚至是要通过各种包装将外资引进当地开发房地产。 除了要讲很多不能,能不能做点其他积极的事情呢?比如加强对下级的考核制度,之前提到的绿色gdp的概念,好像也没有落实…… 加强对地方各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约束,很多上面的政策不知道如何执行,这种情况真的很多,不理解,没有实施细则,没有条例等等,哪些违法哪些可以结合当地情况灵活机动。

相关文章

大城管:体制及观念都需变革

李克杰/文   8月7日,住建部正式批准立项的《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课题就课题大纲向公众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建议进行城市“大城管”改革,成立一个由市长牵头的城市管理委员会,城管直接由市...

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单位信息库(转)

无意中找到一个资料,不知道出处,不过仅是看到这么多单位和专家的名字,就觉得有必要转载一下,而且这个资料没有排名先后,所以看看有没有就行了。 具体有以下内容: 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 国内知名规划设...

规划局业务交流千人群简介

本站QQ群推荐 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群:189422124 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工作单位必须是规划局的)群:91314983 城市规划专业考研群:296097356 城市规划专业在读研究生群:214...

美国当代社区的自我管理——韦斯特利小区见闻(转)

美国当代社区的自我管理——韦斯特利小区见闻 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区弗吉尼亚州劳登县的韦斯特利小区宁静、整洁,居住环境十分理想。小区实行自我管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自我管理不是各行其是,...

产业研判内容

1、产业分类判断,是否为限制 淘汰或禁止类,是否为两高项目,能否备案?备案层级是哪里?2、能耗多少,承诺书还是节能审查,审查层级?3、与自然局联系确定在空间规划上的位置?看是否在三线一单的园区里 是否...

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县“多规合一”工作会召开

4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县“多规合一”工作会在甘肃省敦煌市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的8个市县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成效和经验,并就如何更好推进这项工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