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最佳楼层确定因素(转)

admin12年前1882
640.jpg

如今大、中城市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开发商拿地化去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的房屋都不约而同地走“高端”路线,尤其是住宅建筑有普遍向空中发展的趋势。那么,对于居住者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楼层呢?撇开房价高低,单就卫生、安全而言,以下几点分析可供参考。
一、噪声
许多人以为身居高楼就能“远离噪声”,可事实上,住在二十楼也难免有噪声干扰。声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线传播,但高层同样能听见汽车干线上的嘈杂声,甚至会更 响一些。这主要是声波的路线跟树木和建筑物的多少有关。接近地面,固体阻挡物多,而越到高层,因固体阻挡物较少,噪声越能自由地往上走,听到的也越真切。 噪声污染高层和低层受到的噪音污染形式是不太相同的,对于低层而言,它的噪声源表现为震动和声音两部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沿城市道路的房子,低层在车辆经 过的时候不但能听到声音,还能明显感受到震动;而对于高层的住户而言,震动的影响则被不断的减弱,但与此同时,由于建筑过高,周边的环境就会显得越空旷, 空旷的环境很难像低层住宅一样,实现对直达声的有效削减。而且,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递的,当某层的高度正好达到该噪声声波波长的整数倍时,噪声就会表现 得十分明显。在噪声污染区选择楼层的重要依据应视周围的具体环境而定。
二 、粉尘
购置高层住宅应尽量避免9到11层,原因是这个高度正好是污染物和灰尘聚集的高度,因此,城市上空在9—11层楼高的那部分会形成粉尘聚集带,如果购置这 个高度的房子,室内空气更容易受到污染。30米左右的位置是空气层的“平流层”,空气中受污染的悬浮物多半集中在这里。在街道风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 并不是平稳移动,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域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而这个“高度”就是30米左右,也 就是9—11层之间。说通俗一点,即9—11层是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楼层。高层建筑周围气流灰形成“峡谷效应”,最容易影响处于建筑群中间、周边有公交干 道或工厂的住宅。在“峡谷效应”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而是在高楼之间的30米左右区域上下“徘徊”。
三、环境
从一楼到三楼,人们通常生活在树荫花丛下,离地面很近,能闻到泥土花香,并常常能听到鸟叫、蝉鸣、枝叶相互敲打的声音,从心理上感到十分愉悦舒适,按道理 应是最好的,但接近地面的楼层也有不足;空气循环减缓,阴影和湿度增大,污染也比较严重。因此,如果是年龄相对较大的居住者,可选择3—5层的楼层,自然 景色优美,而树和水都是极好的过滤器,一般不让尘土通过。如果是年轻人则提倡选高不选低,选择15层以上的楼层,空气相对清新,景色也很优美。当然6层到 8层也是不错的选择,想坐电梯就坐电梯,想爬楼梯就爬楼梯。因为一般的云梯车也就是到这个位置,就安全来说,是黄金楼层,即使有什么事故发生,楼层离地而 也不会太高,下楼便捷。而且是俯视园林景观的最佳高度。楼层的高低选择是相对而言的,还要看楼盘的位置如何。如果说所处位置视野开阔、通风、采光条件都好 的话,就应该选低多层楼房(6层以下),从人类居住学的角度来看,无论从心理或生理上的享受都是最佳的。高楼大厦最终并不是人类的需要的居住环境,实属是 迫不得已而为之。
四、设备
楼房的设备间一般设置在地下、中层和顶层。对此,设备间的运行是会对其上下层的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震动和声音。设在中间楼层的主要是给水 加压的泵房,而高层电梯的机房和集中空调的空调机则会被安排在顶楼,这些设备间是无法移除的。在高层建筑中,市政给水不能满足12楼以上的住户需求,因此 就需要在住宅宅楼中段设立泵房,通过水泵加压把水送到位于顶楼的生活水箱间,这样12层以上的住户用水就可以通过生活水箱间自上而下的使用,由此形成二次 供水。
五、转换层
现代高层建筑一般均向多功能和综合用途发展,在同一竖直线上,上部楼层布置住宅,下部楼层作商店、餐馆和文化娱乐设施。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大小不同的开 间,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住宅建筑要求上部小开间轴线布置,有较多的墙体;下部公用部分,则希望有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空间,柱间要大,墙体尽量减少。这种 要求与结构的合理和自然布置正好相反,因为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即正常应当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则逐渐减少。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 必须以与常规方式相反进行布置,上部小空间,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大空间,布置刚度小的剪力墙。为此,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称结构转换 层。因此,居住楼层如果紧靠结构转换层,实则是结构薄弱层,也是噪音和空气容易污染的楼层,选择居住楼层时应尽量避开。

相关文章

由富士康跳楼事件想到规划局基层人才培养

干一行怨一行,做为规划局的基层管理人员,更是如此。 工作忙。规划局的人员数量一般都是很少的,几个人管全市的一类事情,电话不断,申请不断,周末要开例会等等,晚上都睡不好觉的情况很多。特别是负责审查...

专家言论:城里人到农村购买宅基地的使用权,简化行政层级,设置更多城市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户籍、土地、住房等多项制度阻碍了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破除、改革这些阻碍性制度,比如应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允许城里人到农村购买宅基地的使用权,同时简...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6职位城市规划专业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公务员考试招考目录里仅有6个职位是城市规划专业可以报考的,这些职位分别在建设部、国家海洋局和办公厅,主要是在乡村编制、房地产和工程方面,学历要求上有本科和硕士,基层工作经...

2011年城市规划博客发展方向

今天我这出了大太阳,没有如天气预报说的南方出现雨雪天气,不过还是很阴冷,坐在大厅里值班,还好有个暖手宝。 有网上,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在城市规划管理超级群里转了一会,和朋友聊一会天,很快。更新博...

一个房产项目开发需盖多少个公章?(转)

据华夏时报报道,一个房地产项目要盖多少枚公章,对此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 “一个房地产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到销售,要经过几十个部门的盖章环节,涉及13项税、100项费,住宅、商用、旅游的项目...

出让土地时建设用地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给国土局提供用地条件时应该用哪一类?20160401

问题一:一个项目想调整绿地率,其他指标不变,如何走程序? 回复一:看是否突破控规指标要求,如果没有只需要方案调整 回复二:如果突破了控规指标,就不能调整了,不可能出现为这个调整控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