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地范围线划定离高速公路和高铁分别退让多少米、建筑红线退让多少米?20160630

admin9年前城市规划管理10462
640.jpg

1、请问66kv变电站与厂房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回答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 50293-2014)。

 

2、关于PPP项目和普通项目相比,规划局在工作中有什么不同?

回答1、没有任何不同,ppp是一种项目建设融资方式,是为了解决项目建设政府资金不足。

回答2、PPP项目有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公共设施的项目用地很多都会要求不办划拨用地,而是出让用地。

现在的很多问题,在于报建单位的认识上的错误,总之认准一个事情,那就是土地证是谁的,规划许可就办给谁。

 

3、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提必须要土地证吗?

回答1、规划在前。

追问:可是条例上规定,在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前提要求是有土地权属证件原件。

 

4、在乡镇场镇规划区外的个人建房,有什么控制要求吗?体量、层数、建筑退界退距需要控制吗?还是只要在国土证范围内修就可以?

回答1、规划区外无权办许可,应该编制乡规划或村庄规划。

 

5、自行车库算不算建筑密度?

回答1、算

 

6、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变电站选址和输电线路选址怎样办理?

回答1、依据上层规划,如城镇体系规划。

回答2、如果有专项规划就说符合,实在不行就写原则上不影响城乡规划实施 .

追问:《城乡规划法》 42条不是说了不对规划区外的作行政许可,是否就出一个复函不作行政许可呢?

回答1、村外也是要有建设用地的。

回答2、像独立选址或者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般做选址论证报告。

回答3、你说的四十二条是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外不得做出规划许可,选址意见书不算用地许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核发才是刚性的,选址意见书的功能只是评价这个项目符合城乡规划或不影响城乡规划的实施。

 

追问:如果是一些小项目的建设选址在城乡规划建设用地外就不办理选址行吗?

回答1、可以办选址,先看投资性质,再看供地方式。

回答2、选址不选址是看土地性质,划拨还是出让,不问大小。

 

7、小区居民住宅个人要求改动门的位置,要求规划审批,如何处理?

回答1、不涉及到立面的不受理。

 

8、工业园区停车场出让,出规划条件用地性质和容积率应该怎么定?

回答1、按控规。


9、最近还批楼堂馆所吗?怎么打的擦边球啊?

回答1、业务用房。

追问:业务用房?用地性质呢?

回答1、行政办公,发改委这样立项就可以。或者说发改委立项是什么性质的建筑就是什么吧。

 

10、早期国土证没确定容积率。后来2016年当事人继承这块土地,没土地出让合同书,没确定容积率,能否批准建设?

回答1、个人建议:没建设的话,按照控规,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已经建设的,可以按照现状核算指标,补签合同。

回答2、对方拿地的时候,没有开发要求吗? 拿地是否很长时间没有开发,是否造成土地闲置?按照现有控规要求开发,是否需要补缴出让金等,可以给土地部门去函,征求对方意见,是否对方土地证是你们办理建工手续的有效证明文件。

 

11、工业用地范围线划定离高速公路和高铁分别退让多少米、建筑红线退让多少米?

相关文章

城市规划管理问答20230607

1、现在各地还审修详规吗?感觉机构改革以来国家层面的文件都提建筑设计方案审查了。各地做法大不相同,虽然国家早就取消重要地块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办发...

城市规划管理交流1月14日下午

问题1:煤炭项目地上基建部分,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吗?还是按照整体煤炭项目以发改委开工批复作为施工许可?   问题2:行政许可的归档资料是不是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的资料来的?受理...

城区跨河桥梁需要办一书两证吗?20160908

1、商业用地的指标怎么控制? 回答1、按照控规。   2、城区跨河桥梁需要办一书两证吗? 回答1、规划区内的都得办。 追问:上跨水域,非建设用地,怎么办用地规划...

投诉拆承重墙的,到底该谁管?城管局还是住建局?

1、拆除重建的项目,未办理工程许可就拆了旧建筑进行了建筑垃圾的清运,再来申请工程许可,算不算未批先建 答 1、人家没有开工建设新的建筑,当然不算未批先建。 2、规划管理中,拆除工程的...

宿舍楼与厂方、仓库之间可以随意转换么?

直接上案例。 某企业,在报审方案的时候,安排了1幢宿舍楼、1幢车间、1幢仓库。并按照批准的方案设计施工图文件,顺利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现已竣工申请验收。在验收中发现,宿舍楼建设不达...

连云港《关于丰富住宅多样性优化居住地块规划建设管理要求的通知》2022年

关于丰富住宅多样性优化居住地块规划建设管理要求的通知连自然资发[2022]640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居住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加改...